在迪拜倒腾房子的中国人差点暴富 淘金梦与现实之间。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人涌入迪拜,这个城市的房产市场迎来了连续增长。成功的故事如“炒楼花致富”和“靠房租养老”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但多数人仍然是普通人。
全球多数国家的房价正进入低迷时期,而迪拜房产市场却迎来了连续四五年的增长。根据世邦魏理仕(CBRE)的报告,2024年迪拜住宅价格平均上涨18%,到2025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达到了20%。房产交易量也在创新高,2025年第一季度,交易达到45474笔,同比增长了22%。
迪拜房产市场的回温反弹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外部局势不稳定、地缘冲突不明朗以及美国一系列关税政策加剧全球通胀,使得在资本上提供安全港湾、政治上选择中立的迪拜成为投资买房的理想目的地。此外,自2020年以来,迪拜采取宽松政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定居,尤其是“黄金签证”政策吸引了大量高净值人群。
乐姐是这几年迪拜房价暴涨的幸运儿之一。几年前,她因为陪女儿读书,在迪拜购入了几套刚需房,意外尝到了甜头。Crystal是一位长居迪拜的中介,她从2021年开始从事房产行业,见证了这几年房价的飙高。在她看来,市场波动无常,有人欢喜有人忧,普通人应谨慎入场。
2021年疫情期间,Crystal原本从事的旅游行业停摆,于是踏入了房产行业。对在迪拜寻找机会的人来说,通常会从门槛相对较低的中介做起。然而,中介公司一般不提供底薪,也不解决签证问题,外来务工者需要额外花钱去搞定自己的签证。Crystal的第一单租客是一位东南亚来的老板,后来这位老板又给她介绍了好几单生意。这些客户大多是网络博彩从业者。
免签、不看征信和收入流水,一本护照即可随进随出的迪拜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搞钱天堂”。随着热钱涌进,各行业消费重新恢复活力,也直接推动了华人房地产圈的发展。根据TEKCE2024年的统计,中国人在迪拜的房地产投资数量已经进入了前十。
另一方面,迪拜房地产的回温也与阿联酋政府推出的“黄金签证”计划有关。人们只需要在阿布扎比投资超过200万迪拉姆(约400万人民币),就可以获得10年的黄金签证。这种利好政策一时间成为人们聊天的必备话题之一,综合因素下,迪拜的人口持续增长,意味着房产需求大大超过供应。
截至去年年底,迪拜的人口在2024年增长了16.9万多人,达到382.5万人。预计到2030年,迪拜人口每年的增长率将达到3.6%。其中,华人人数的增长也很显著,近五年来,迪拜华侨华人总数从20多万增至约37万,各类中资企业出海中东,从6000多家增至8000多家。
这吸引了大规模的“炒房团”回到迪拜。Crystal主要做的是公寓类型的二手房租售,赚钱较少,胆子大的人一般做期房,而好的期房全靠“抢”。当地一些大的房地产商如Emaar,每次开盘都会挤爆。由Emaar开发的云溪港,位于市中心,是迪拜最抢手的高级公寓品牌之一。
通常,人们会在开盘前3-5天的时间把消息发布出来,有资源的中介掌握着更快的信息。一般中介会提前联系好买家,拿到护照,开一个定金支票,才能拿到抢购的链接,等开盘那一刻马上在网上锁定。也有一些开发商没有开放线上抢购,那就要到现场去排队。
Crystal说,迪拜有钱人太多了,有钱的中介也多。有的房地产开盘时场面很热闹,但实际上很多都是中介在开party。那些积累了许多资源的中介,可以在遇到低价的时候入场,等涨点钱就转手,有的房子还没交付,就已经能赚几十万人民币。
在迪拜,可观的租售比对想买房的人来说是一个巨大诱惑。这得益于迪拜常住人口的不断增长。这几年,国内一线城市的租售比在2%左右,而在迪拜,市中心租售比低一点也达到了4%,高一点的地方能达到5%~6%。这意味着一套价格500万元的公寓,年租金可达到35万元,十年出头就能收回成本。
Crystal有一个客户,在国际城买了一套价格64万元的房子,由于这个地区外来打工人多,出租方便,租金已经达到每年7万元,相当于不到10年就能收回成本。Crystal还有一个朋友,利用杠杆在房价低位时找全家亲戚借钱,接连买了4套房子,现在不到40岁,这意味着在他50岁左右,就可以收回成本还完房贷,提前退休了。
被期房套牢与靠房租养老是迪拜买房的一体两面,毕竟,无论何时何地,风险与收益总是相生相伴。乐姐是一位从北京搬到迪拜的陪读妈妈,因为大女儿的就学问题,2023年他们举家搬到了迪拜。这几年因为购置刚需房,她成了被动收获财产增值的幸运儿。
2019年,丈夫因工作需要频繁到迪拜驻守,他们一家开始考虑离开北京搬到迪拜。尽管当时女儿还在上四年级,但他们不得不未雨绸缪,考虑女儿未来的就学方向。最终,他们在迪拜北伦敦中学附近签下了一套二居室的“学区房”,为未来5年的陪读做准备。直到2024年1月,最开始买的两套房子终于交房,并陆续租了出去,乐姐才终于尝到了甜头,过上了梦想中的“包租婆”生活。
总结自己买几套房的心路历程,她说自己家买房完全是刚需,但冥冥之中赶上了楼市上升的红利,抵消了国内房子降价的落差。现在,她还在线上经营自己在国内的电商生意,觉得现在的生活终于能喘口气,孩子的学位、大人的签证、一家住房都解决了。她还分享了自己的生活育儿好助手——一位斯里兰卡保姆,每个月5000元人民币,但“什么都干,带小孩、做饭、打扫”。
Crystal也赶在房价低谷期买了一个一居室的小房子,价格六十几万元,位于外来人口很多的国际城。她说自己是风险厌恶型的人,“市场再差,小房型也有人来租,也不怕供不起”。她也认识一个在当地做律师的朋友,目前已经入手了5个单间,他的投资选择很特别,只选单间,都位于国际城租金最便宜的地段。Crystal说,“这等于是一份安稳的投资,不到九年时间通过出租就回本了,接下来,他每年能有6%~7%的收入,比放在银行卡里划算”。
国外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迪拜拥有超7.25万名百万富翁和212名亿万富翁,这些人群对豪宅和优质房产的需求推高了核心地段的房价。人们容易被这样的成功故事吸引,迪拜从不缺有钱人,但更为多数的仍是普通人。如果没有拿到黄金签证,超过60岁的外来人就很难再续签证。这是一个大部分由年轻人组成的城市,阿联酋人口平均年龄为33岁,25岁以下的年轻人群约占总人口的25%左右。
Crystal想着自己退休后,大概会回到国内生活,现在她正在努力赚养老的钱,计划是到时候把这个小房子租出去,相当于每个月有几千元的养老金。她在迪拜生活已经有十几年,多年前怀着淘金梦来到这里。她说,“毕竟像我这样在迪拜活得很失败,但又活得很幸运的人真的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