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演员赵文琪工作室突然发布声明,证实其遭遇精心设计的电信诈骗,经济损失高达七位数。经纪人王莉向媒体透露,已收集完整证据链向北京朝阳警方报案,据悉诈骗分子冒充投资平台高管,利用伪造的影视项目书实施"杀猪盘"式诈骗。这起案件撕开了娱乐圈资金流动的灰色地带,暴露出明星团队在财务管理上的系统性漏洞。
诈骗剧本堪比影视大作。据知情人士透露,犯罪分子耗时三个月布局:先通过正规商务渠道接触赵文琪团队,出示伪造的某视频平台项目授权书,继而邀请考察虚构的"影视孵化基地"。在取得信任后,以"紧急注资锁定主演席位"为由诱导转账。令人震惊的是,骗子甚至安排了假律师进行线上公证,其伪造的电子合同经初步鉴定竟能通过常规验证。
行业潜规则成诈骗温床。多位制片人向记者透露,娱乐圈特有的"快钱文化"助长了此类犯罪——明星为抢项目往往跳过正规财务流程,大额资金往来仅凭微信沟通。更值得警惕的是,诈骗分子专门研究明星心理:利用"番位焦虑"和"资源FOMO(错失恐惧症)"设计话术,赵文琪案件中的假合同就标注着"孙俪、杨幂正在接触"等刺激性条款。
法律界人士指出此类案件侦破难点:资金通常经过多层加密货币洗白,且犯罪分子多藏身境外。北京市律协互联网金融专委会主任张锋提醒:"近三年演艺圈同类报案中,全额追回资金的案例不足5%。"目前朝阳警方已成立专案组,初步锁定一个活跃在东南亚的诈骗团伙。
这场风波引发业内对明星资产保护的深度反思。多家经纪公司开始紧急升级财务 protocols,要求超过50万的支出必须经过三重验证。但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当行业习惯用"人情""面子"替代法律契约,再完善的技术防护也难防人性弱点。赵文琪的微博评论区现已变成防诈科普阵地,无数粉丝正在用亲身经历拼凑出这个时代的骗局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