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永不过时。
矢野浩二在日本默默跑龙套8年,未能获得主角机会,来到中国后,他凭借抗日剧中日本军官的角色迅速走红,还娶了中国妻子,女儿的户口也落在中国。
然而,因几句争议言论,被批“吃中国饭砸中国锅”,如今的矢野浩二,究竟过得如何?
“鬼子专业户”
2000年初的中国荧屏,抗日题材电视剧如雨后春笋。
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成为影视创作的富矿,而在这片“战场”上,一个日本面孔频繁出现——矢野浩二。
他不是第一个来中国发展的日本演员,却是最“成功”的一个。
说“成功”,不是因为他拿了大奖,而是因为他演了超过100部抗战剧中的日本军官,从《走向共和》到《记忆的证明》,从《中国兄弟连》到《生死线》,他几乎成了“日本鬼子”的代名词。
有人调侃:“抗战剧没他,都不完整。”可这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挣扎。
刚来中国时,矢野浩二只会说“你好”“谢谢”,为了演戏,他一个字一个字背台词,靠手势和表情完成表演。
他曾回忆:“导演说‘凶一点’,我就瞪眼、拍桌子,演完自己都吓一跳。”
但正是这种“真实感”,让他脱颖而出。
他不演脸谱化的坏人,而是试图理解角色:为什么一个普通人会变成战争机器?
他在《记忆的证明》中饰演的日本战俘,眼神中充满悔恨与迷茫,让许多观众第一次看到“鬼子”也有眼泪。
可问题也正出在这里——演得太真,观众便忘了他是演员。
有人在街上冲他喊“鬼子”,有观众写信骂他“汉奸”,甚至有剧组临时换角,只因“不想用日本人演日本人”。
他曾苦笑:“我演的是历史,不是立场。”
辱华言论
2008年,矢野浩二加入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凭借着幽默搞笑的主持风格和流利的中文,迅速获得了观众的喜爱。
可惜好景不长,2009年他在节目中不小心说了一句“顺我者死,逆我者亡”,这一句话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军旅歌唱家刘斌当场指责他,并让现场气氛变得十分尴尬。
矢野浩二的这番话,无论怎么看,都是对历史的轻视,尤其是在中日两国积怨已久的背景下,他的言论无疑是火上浇油。
官方回应说他是口误,并希望大家不要过于纠结,而矢野浩二也迅速在博客上道歉,表示自己向往和平。
可是,矢野浩二毕竟是外籍人士,中国人对日本的历史痛苦并不是一两句道歉能够抚平的,这件事让他最终只能离开《天天向上》。
然而,矢野浩二似乎并没有从这次教训中吸取足够的教训。
2017年,他在另一档节目中因为养狗的问题再次引发争议。
当他提到一些中国人养狗的做法时,不小心说了句“中国人不配养狗”,再一次激起了中国网友的愤怒。
虽然他解释称这些话是节目组剪辑导致误解,但言之不当的影响已经不可挽回。
网络上的怒潮汹涌而来,矢野浩二被指责“吃中国饭,砸中国碗”,甚至有人要求他滚出中国。
此后,矢野浩二又表示,自己并无恶意,只是说得太冲,言辞不当。
与此同时,也有网友为他辩护,认为问题出在个别人的素质,而非某个国家的整体行为。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随着日本排污事件的爆发,越来越多的中国网友希望矢野浩二能够站出来批评日本,结果他始终没有表态。
这种“装聋作哑”的做法,令很多人觉得他偏向了日本。
在日本是“叛徒”,在中国是“外人”
矢野浩二的困境,远不止于角色认同,更大的挑战,来自他作为“跨国人”的身份撕裂。
在中国,他努力融入:学中文、吃火锅、过春节。
2008年汶川地震,他第一时间捐款,并公开表示:“这是我第二个祖国。”
更让他心寒的是,日本媒体称他为“亲中派”“卖国贼”,甚至有节目公开讨论“矢野浩二是不是背叛了日本”。
他的母亲在日本被邻居冷眼相待,只因“儿子在中国替中国人说话”。
而在国内,尽管他娶了中国妻子、生了女儿,依然有人质疑:“他再亲华,骨子里还是日本人。”
他曾想加入中国国籍,但最终放弃:“我不想放弃日本国籍,也不想让女儿失去任何一种身份。”
他成了一个“两边都不完全接纳”的人。
就像他在一次采访中所说:“我像一座桥,可桥本身没有家。”
2010年,矢野浩二与一位中国女性结婚,次年生下女儿“心月”。
这个小生命的到来,让他的身份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他给女儿取中文名,送她上中国幼儿园,教她说的第一句完整句子是:“我是中国人。”
这句话,瞬间引爆网络。
支持者说:“他真心爱中国,连女儿都当中国人养。”
反对者却怒斥:“他是日本人,凭什么让女儿否认自己的血统?这是文化背叛!”
更有人翻出旧账:“他演了那么多鬼子,现在又让女儿认中国,是不是在洗白?”
面对质疑,矢野浩二解释:“我说‘我是中国人’,是希望她在中国生活得更顺利。
我不否认她是中日混血,但她的成长环境在中国,她应该认同这里。”
可问题在于:身份认同,是环境决定的吗?还是血缘决定的?
他试图用父爱化解文化冲突,却无意中触碰了民族情感最敏感的神经。
一个日本父亲,让女儿宣称“我是中国人”,在有些人看来,是融合的象征;在另一些人眼中,却是对历史的轻慢。
结语
如今,矢野浩二显然对中日之间的裂痕有了更深的认识。
虽然他依旧在中日两国间徘徊,但他不再专门挑“鬼子”类角色,而是尝试多元发展。
而在中国,曾经的粉丝热情已经不再,似乎大家对他的宽容已经达到了极限。
或许,这就是历史的深刻烙印,无法抹去的痛,依旧在左右着每个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