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老菜市场的拐角,王大叔的海鲜摊总围着比顾客还多的“小家伙”——18只毛色各异的猫,或蹲在鲅鱼堆上打盹,或趴在秤盘边舔爪子,有熟客来买虾,带头的三花狸猫还会“喵”一声,像在提醒“称准点”。这些被街坊叫“猫掌柜”的毛孩子,早就成了摊位的活招牌。
从一只流浪猫到十八口“猫丁”
三年前的暴雨天,王大叔收摊时发现一只瘸腿的橘猫缩在泡沫箱里,怀里还护着条小鱼干。他把猫抱回家,第二天猫就跟着他回了摊位,蹲在角落看他剖鱼。后来橘猫生了一窝崽,王大叔索性在摊位后搭了个木架子,铺上当旧的棉絮,成了“猫掌柜宿舍”。
如今18只猫各有分工:玳瑁猫最会看摊,有小孩伸手摸螃蟹就炸毛哈气;黑白奶牛猫专管“防盗”,曾把偷虾的老鼠堵在塑料袋里,被王大叔奖励了整条秋刀鱼;还有只断了尾巴的三花猫,总在顾客挑鱼时跳上摊台,用爪子扒拉最新鲜的海蛎子,像是在推荐“今日爆款”。
猫掌柜的“营业日常”比海鲜还热闹
清晨五点,王大叔进货回来,18只猫就列队等在摊前。他先把碎鱼杂倒在不锈钢盆里,看着它们吧唧嘴抢食,自己才开始卸筐摆货。有只叫“虾虎”的白猫最精,总趁他不注意偷叼虾仁,被发现了就蜷在秤上耍赖,尾巴把“25元/斤”的价签扫得哗哗响。
顾客来买海鲜,总得先跟猫们打个招呼。张阿姨买鲅鱼时会顺手摸两把玳瑁猫的头:“昨天你守着的那批带鱼真新鲜。”小伙子们买小龙虾,爱逗趴在龙虾筐上的橘猫,看它被虾钳吓得炸毛又不敢动的样子,笑得直不起腰。有回城管来检查卫生,看到猫们把摊位角落的鱼碎舔得干干净净,忍不住笑:“你这摊的‘清洁队’比谁都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