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瘦变美不焦虑,点击关注我
经常有人说:“瘦不下来不怪我啊!”“看看我妈啊,我这是遗传!”
这是不是在找借口?你妈胖你真的就瘦不了?你胖了你女儿也会胖?
关于遗传这事儿,每当我把我的问题归结于遗传时,从小到大我妈没少怼过我。
“好的你就不说了,不好的你就赖上我了?”
“说腿粗是遗传我,你说你跳个舞四肢这么不协调…….怎么没遗传我?”
……
遗传的话题太科学太深奥,所学有限,今天咱们只聊聊体重方面的几个观点。
胖不胖,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决定了?
有位叫栗原毅的日本教授,专门写过一篇文章: “胖不胖,在妈妈肚子里就决定了”。
他的依据有两点:
1、遗传的基因变异
有一部分人体内脂肪细胞中β3肾上腺素受体出现异常,这是种感应基因,无法接收大脑燃烧体内脂肪的指令。
经果就是基因异常的人基础代谢平均比别人要低,等于每天多吃了东西。而且目前也知道这类人比较容易囤积内脏脂肪。
2、脂肪细胞天注定
正确说来,囤积在脂肪细胞里的是由食物分解而成的三酸甘油酯。
每个人的脂肪细胞数量都不一样,数量越多当然越容易变胖。
而且脂肪细胞的数量一旦增加,就不会减少。
脂肪细胞的增加,集中在三个阶段:胎儿期、婴儿期和青春期。
当你妈怀着你时,以及在自己是个无法选择食物的小婴儿时,就几乎已经决定了你以后会不会发胖。
有其母必有其女?
基因的说法尚无定论哈,但我们会发现经常一家人都胖或都瘦。
美国的华盛顿州有个研究,如果父母中有人肥胖,孩子长大后肥胖的可能性高两倍。如果是超重,孩子长大后65%-75%的机会会超重。
这更多是食物的传承。一个孩子对食物的喜好,都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
我们不仅继承了父母的口味,还继承了对食物和吃的态度。吃饭是要把肚子塞得满满呢,还是能慢慢的享受食物?
一家人吃饭的频次、速度和份量,喜欢的食物,几乎都是同步的。
1、谁影响了你的口味偏好?
如果你妈喜欢吃又肥又甜的东坡肉,你也不会例外。还有研究表明,孕妇的口味偏好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口味。
还有一部分是后天培养的习惯。
经常看到,大人喂小孩吃东西时,会假装尝下,说:“好香!好好吃!”别以为这只是一个哄小孩的动作,它属于一个食物好吃或难吃的信号,一不小心就给小孩子洗脑了。
父母对食物的喜恶也会影响到孩子。看到妈妈吃什么的时候皱眉头,小孩子也会害怕吃那个食物。
2、连饭量也和父母有关
连饭量也和父母有关,美国宾州大学和贝勒医学院的教授做过相关研究。
给3岁的孩子很多食物,但他们只会吃到不饿就不吃了。但5岁的小孩,给的食物越多,他就会吃得越多。
而3-5岁的饮食习惯会发生足以增胖的变化。
为了孩子好,还是减减重
插播个话题哈,虽然我们的脂肪细胞数量已经确定了,但备孕或怀孕的人,真要控制住不要胖太多。
一来肥胖不容易怀孕,胰岛素抵抗会影响卵细胞的生长;二来肥胖怀孩子也很高风险,各种孕期并发症都会更容易发生。
妈妈太胖了,孩子的健康会受到影响,孩子成年后肥胖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说了那么多遗传的影响哈,但千万不能只怪你妈。
即使你妈给了你肥胖的基因和饮食习惯,但后者是可以自己改变过来的。
肥胖与否,和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脂肪细胞的数量没办法减了,但是可以不在细胞里囤积三酸甘油酯啊。
我们常说的燃烧脂肪,就是把脂肪细胞里的三酸甘油酯当做燃料消耗掉,之后脂肪细胞会变得空洞,尺寸缩小了。
虽然脂肪细胞的数量不变,但体积变小了,人也会变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