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造钻石技术的崛起对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钻石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诸多学者称其正在颠覆这一行业。
人造钻石主要通过高压高温(HPHT)和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技术制造。2025年,第七代CVD设备将单次合成周期从300小时压缩至72小时,6克拉毛坯钻的制造成本跌破1000美元关口。中科院团队研发的等离子体定向技术,使钻石晶格缺陷率降至0.3ppb级,专业仪器检测下与天然钻的区分误差率超过97%。
人造钻石的生产成本显著低于天然钻石,其价格通常比天然钻石低30%至50%。这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时更倾向于性价比更高的人造钻石,从而促使市场格局发生变化,例如美国和欧洲人造钻石的销售比例越来越高,许多年轻人的订婚戒指也选择人造钻石。
传统钻石开采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涉及土地开采、水资源消耗等问题。而人造钻石在实验室中生产,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环保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
随着人造钻石的普及,消费者的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不再单纯将钻石视为爱情的象征,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时尚和个性的表达。人造钻石的多样化设计和灵活定制选项,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40岁以下消费者中68%的人选择购买实验室钻石,在美国43%的Z世代消费者选择实验室钻石作为婚戒。
全球培育钻石产量中,65%流向量子计算机、6G通讯、高能激光器等尖端领域。特斯拉固态电池技术每日消耗2万克拉工业钻,这使得人造钻石在工业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进一步拓展了其市场空间,也对传统钻石行业的单一珠宝应用格局形成了冲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