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晚,长沙音乐厅内灯光璀璨,《万籁筝鸣 山海桐音》杨雨桐2025全国巡回古筝音乐会——长沙站演出震撼上演,青年古筝演奏家杨雨桐以“艺术+科技”为内核,通过XR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民乐的深度融合,用虚实交融的舞台呈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艺术表达,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美轮美奂的山海筝音之旅,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更以创新实践诠释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
名家联袂,曲目多元:传统与现代的深情对话
杨雨桐老师与嘉宾老师
音乐会分为上下半场,杨雨桐携手长沙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一级指挥范焘;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大提琴声部首席、青年大提琴演奏家陈墨;北京民族乐团青年笛箫演奏家罗萌;青年作曲家、钢琴家张诗乐以及长沙交响乐团演绎了七首风格迥异的作品。各位嘉宾的精彩表现与乐团的完美配合交相辉映,共同呈现了这场精妙绝伦的音乐盛典。
演出上半场以《繁星散落的夜晚》开篇,筝音如星河倾泻,勾勒出静谧的东方幻境,杨雨桐突破传统演奏形式,创新性地将古筝与 AI 虚拟乐器跨界融合,为民乐演出形式提供了新思路。
而在《平湖秋月》中,杨雨桐首次尝试在这首作品中融入南箫作为伴奏,既保留了原曲的韵律,又为作品增添了澄澈、诗意的韵味。
《卧虎藏龙》中,大提琴家陈墨与钢琴家张诗乐以弦为剑,与古筝共谱武侠江湖的荡气回肠。
上半场末,杨雨桐演奏了恩师李萌教授创作的《长歌行》,以筝音致敬师承之礼,引发观众共鸣。
如果说上半场通过经典的作品带领观众进入诗意幻境,那么下半场则以交响乐协奏展开山河万象的盛大交响。作曲家赵泽明与李欣哲分别为杨雨桐量身打造的协奏曲《一花一世界》《山水无响》首演成为焦点。《一花一世界》营造出馥郁芬芳的“花之王国”;《山水无响》借神话意象勾勒蓬莱仙境,交响乐与古筝的对话诠释了“无声胜有声”的东方哲思。最后,为献礼党的百年华诞而作的压轴曲目《阳光大地》以古筝与交响乐的壮阔和鸣,奏响新时代的炽热赞歌,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
XR虚拟科技打造“无边界”视听空间
本场音乐会特邀知名虚拟视觉导演董云鹏与知名虚拟制作团队秀加科技Showplus进行XR设计及制作,颠覆了传统舞台的物理边界。通过实时渲染技术,舞台巨型屏幕与摄像机追踪系统协同运作,实现了360度全景虚拟场景的动态呈现,达到“人在画中游”的沉浸效果。在《平湖秋月》中,当杨雨桐指尖拨动琴弦,静谧的江南月夜随筝声流转,湖面荷花、松竹山石映入眼帘,虚实相映间构建出“新中式”美学意境;《繁星散落的夜晚》则以浩瀚宇宙为幕布,星云环绕,观众仿佛置身于动态画卷之中…… XR制作团队在与杨雨桐老师深度沟通后,通过对每首曲目的文化内涵进行解构与再创作,给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最终实现了艺术与科技、传统与未来在音乐会主题下的有机统一。
观众反响:一场“穿越山海的诗意旅程”
当杨雨桐老师最后一个音符落下,长沙音乐厅内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如潮水般的喝彩声持续数分钟,观众纷纷起身,用呐喊与掌声诉说着意犹未尽的震撼。国家级演奏家们的配合天衣无缝,这场由顶级艺术家与乐团共同缔造的音乐盛宴既有深厚底蕴托底,又有青年艺术家的创新锐气,最终实现了 “传统韵味不减、现代审美倍增”的完美呈现。
“这不是简单的古筝音乐会,而是一场穿越山海的诗意旅程!”“科技让民乐焕发新生,这才是文化自信的生动表达!”现场观众感叹。这场音乐会的匠心独运,让筝音雅韵焕发时代气息。正如杨雨桐所言:“科技正在让传统文化变得触手可及,我们尝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一座桥,让古筝艺术既有根脉传承,也有未来对话。”
幕后匠心:顶尖团队共铸视听盛会
本次演出由北京虹墨汇琴文化有限公司承办,在演出的辉煌背后,是这支顶尖团队夜以继日的付出与精益求精的雕琢,他们的努力共同汇聚成这场音乐盛宴走向成功的磅礴力量。
演出自筹备期便以 “国家级规格” 雕琢每个细节 —— 主题构想的反复推敲、XR 数字资产的精细建模、杨雨桐老师与嘉宾老师及长沙交响乐团的多次合练、服装与场地的落地执行、演出时的多设备联动配合…… 每一个环节都力求营造出与音乐相得益彰的艺术氛围。在演出时,导演及演出制作团队时刻坚守岗位,通过精准的技术操作,保障音响、灯光、直播等设备无缝衔接,为观众呈现一场视听俱佳的音乐盛宴。
创新突围:为民乐发展注入活力
《万籁筝鸣 山海桐音》杨雨桐2025全国巡回古筝音乐会——长沙站演出意义非凡,作为全国巡演的开篇之作,不仅为后续征程奏响激昂序章,更以科技与古筝艺术的创新融合,为民乐的现代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 “两创”工作,这场音乐会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践行,前沿技术的运用并非对传统的替代,而是以当代视角激活文化基因,让千年筝韵在数字时代绽放新光彩。
弦音渐远,山海长存。夜幕降临时,岳麓山下的灯光渐次熄灭,而《万籁筝鸣 山海桐音》的弦上风华,已在观众心中激荡起绵长回响——它是民乐当代化的生动诠释,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开拓了新路径。在新时代文艺征程上,期待更多创作者以文化自信为底色,扎根生活土壤、善用技术手段,让传统艺术在守正创新中持续滋养人民精神世界,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注入更多鲜活力量。
在这场精彩绝伦的音乐会背后,众多合作伙伴的支持不可或缺。在此,诚挚感谢主办方湖南省演艺集团、指导单位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文化中国》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贡献的卓越力量。特别鸣谢中广天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古筝独家提供——炫光、炫中古筝、北京虹墨汇琴文化有限公司、长沙音乐厅、长沙交响乐团,各方的协同合作,共同促成了这场音乐盛会的圆满成功,共同见证了传统民乐在创新之路上的闪耀时刻。
领导深切慰问杨老师及演出制作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