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刘诗诗在古装剧中的表现似乎陷入了某种模式。无论是《一念关山》、《掌心》还是最近播出的《淮水竹亭》,她都表现出一种过于刻意的“好仪态”和淡漠的表情。
在古装剧中保持良好的仪态本是好事,但过度追求这一点反而让她的表演显得不自然。无论什么场景下,刘诗诗总是保持着头部、脖子和肩膀垂直于地面的姿势,这使得她的肢体动作看起来僵硬。例如,在大多数站着说话的戏份中,她几乎总是抬头挺胸,与旁边自然站立的演员形成鲜明对比。即使是在客栈休息时,她也依然保持着这种姿势,让人感到不适。
当角色需要抬头看东西或进行打斗时,刘诗诗仍然保持着肩膀打开、梗着脖子的姿态,而其他演员则更加自然放松。这种刻意的表现方式甚至影响了她在紧张情境下的表现,比如在被挟持时,她的身体依然是直挺的,双手自然垂下,这种姿态在紧迫环境下显得不合逻辑。
回顾2017年的《醉玲珑》,刘诗诗的肢体动作还比较自然。但在近几年的作品中,她的表演变得越来越僵硬。此外,她的“内敛式演技”也让观众感到困惑。在《淮水竹亭》中,她饰演的角色是一位冷静聪慧的大小姐,但她的表情过于平淡,让人难以理解角色的情感变化。即使在关键时刻,如打败敌人或面对危险时,她的表情依然没有明显的变化,眼神也常常处于半睁状态,显得无神。
相比之下,同剧中的其他演员如沈月、陈钰琪和章若楠的表现更为自然。沈月饰演的妹妹虽然偶尔有些做作,但整体上显得可爱灵动;陈钰琪在哭戏中表现出了真挚的情感;章若楠也在某些情节中展现出了吸引人的表演。
刘诗诗的这种表演风格可能与她所处的地位有关,外界的真实声音很难传达到她那里。尽管如此,她的表演方式也为观众带来了一些喜剧效果,或许这也是一种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