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市气象台4月15日11时发布的信息,当天北京最高气温达到32摄氏度。气温的急剧升高让飞絮再次飘飞起来。中午时分,在北京东四环四元桥附近的一条小河渠边,两侧柳树上大片大片地飘落着飞絮,密集时宛如雪花纷飞,覆盖在河面上形成一层白色的表层。
专家表示,不同区域的飞絮程度受气温和城市热岛效应等因素影响,城区杨柳树密集的地方飞絮较为明显。前几天北京经历了持续的大风天气,当时正处于飞絮的第一个高发期,但在大风过后一两天内,全市飞絮似乎消失了。对此,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所负责人李新宇解释说,大风过后紧接着是高温,正好赶上柳树雌株飘絮时期,因此目前飘飞的飞絮主要来自柳树雌株,也有少量毛白杨飞絮。
此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的2025年首个杨柳飞絮预报显示,第一个高发期在4月上旬,主要来自五环内城区的毛白杨;第二个高发期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主要来自城区和平原区的柳树、欧美杨、青杨等。由于前几天的大风将大量毛白杨树上的果絮吹落,第一次高发期提前结束,紧接着又赶上了高温天,使得柳絮高发期也随之提前。
专家指出,今年北京地区的柳树飞絮可能因极端天气而提前结束。从园林部门的飞絮预报来看,第三个高发期预计在5月下旬,主要发生在郊区和山区,主要是部分欧美杨。飞絮的产生主要受气象条件影响,如累计温度、日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等。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车少臣表示,今年柳树飞絮期较往年提前一周到来,预计也将提前一周结束,这意味着“五一”期间北京城区将没有柳絮飞扬的情况。未来两周如果出现明显的降雨和大风天气,将有效抑制飞絮并缩短飞絮期。不过本周几天的最高气温都在20℃以上且无大风,这种天气有利于柳絮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