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何涌向亚洲大厦 音乐剧热潮背后的秘密。上海黄浦区汉口路650号的亚洲大厦,楼高21层,被戏称为“韭菜大厦”。这里的人们一旦沉迷于音乐剧,便会心甘情愿地成为“韭菜”。
这变化始于2019年。亚洲大厦建于2007年,原本以商业和办公为主,并以举办展销会著称。突然有一天,一间小剧场在这里扎根,随后迅速蔓延开来,整个大厦内长出了几十个小剧场,挤走了原来的商铺。每晚,这里充满了歌声、舞蹈和欢笑。
上海是全国最热爱音乐剧的城市之一。2024年,上海音乐剧演出场次占全国市场的约59%,票房收入约占56%。从大剧场到小酒馆,从百老汇经典到本土原创,夜幕降临时,上海的剧场里总是歌声不断。
亚洲大厦里的这些音乐剧与以往有所不同。一种前所未有的观演关系和情感交流在小剧场中被激发出来,成为中国音乐剧行业的一个奇观。
亚洲大厦的转变与两个人密切相关:汉坤和阮豪。汉坤是戏剧制作公司“一台好戏”的创始人。2019年,他在首尔大学路的一家小剧场观看了一出名为《阿波罗尼亚》的音乐剧,深受启发,决定买下其中文版版权并带到上海试水。他希望找一个小剧场长期驻场演出,这时遇到了阮豪。
阮豪是亚华湖剧院经营发展公司的总经理,运营着人民大舞台剧场,并拥有亚洲大厦的物业。他带汉坤到了亚洲大厦四层的一家即将到期的美容院,提议将其改造成剧场。根据当时出台的政策,只要每年演出不低于50场,非标准剧场可以转换成“演艺新空间”。于是,这个狭长的空间被设计成了一个酒吧风格的小剧场。
2020年8月,《阿波罗尼亚》在亚洲大厦四层开演。观众置身于一个完全不同的剧场,内部布置成酒吧,狭长的空间被设计成吧台,观众坐在吧台边看戏。尽管首演时票房不尽如人意,但经过两个月的口碑积累,票务情况逐渐好转,每次开票都很快售罄。由于票价相对较低且几乎每天都有演出,回头客比例很高。
随着《阿波罗尼亚》的成功,模式很快被复制。2021年,“一台好戏”创作了三部新戏《桑塔露琪亚》《宇宙大明星》和《你好,我找Smith》,分别设计为小赌场、小酒吧和小客厅,都在亚洲大厦内。这些小剧场再次获得成功,沉浸式的小剧场音乐剧迅速走红。
2019年出台的《上海市演艺新空间营运标准》政策后,各种“奇形怪状”的小剧场在上海涌现。起初三年内,上海就有100多个新空间诞生,包括咖啡馆、书店、茶楼、旧厂房等。上海全年演出场次中,新空间场次占比约40%。
五年过去,演艺新空间已成为音乐剧市场的中流砥柱。2024年前10个月,全国票房前十的中文音乐剧中,多部为上海演艺新空间的驻演剧目。早在2021年,亚洲大厦内部已有22个小剧场,形成了“垂直百老汇”的规模。
2021年夏天,两部知名IP音乐剧《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在上海首演。这两部剧由缪时客制作,为千人大剧场而作,人员规模和舞台规模都相当庞大。不到半年,共演出了近百场。音乐剧市场近年来迅速增长,吸引了大量人才涌入上海。
演员桑可舟是较早投身这一潮流的人之一。2021年,他从北京来到上海参演《沉默的真相》,从此在上海扎根。他感受到上海戏剧市场的活力,认为至少未来五年内,舞台剧在上海能立得住。
上海已成为中国音乐剧的制作中心。最近三年,桑可舟几乎每年都要演130场左右。艺术院校音乐剧专业的就业也非常紧俏,很多学生还没毕业就被提前预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实践机会,人才正在发生质变。
上海和北京一直是全国前两位的音乐剧票仓城市。2024年1至10月,上海音乐剧票房占全国比重的56%,北京次之,占比14.1%。其他城市如成都、深圳、广州、武汉、杭州、苏州和南京等,也在崛起为重要的音乐剧市场。
上海的头部效应表明中国音乐剧产业仍处于萌芽期,未来有望进一步发展。上海的音乐剧产业模式不一定能直接移植到其他城市,但其他城市也有潜在的市场需求。上海的环人民广场演艺集聚区“演艺大世界”是全国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剧场群,为音乐剧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上海还放开了对剧场开办的限制,催生了一大批新型剧场,解决了场地问题。如今,上海不仅拥有一座亚洲大厦,邻近的大世界、第一百货、世茂广场等商场内部也繁衍出演艺新空间集群,总数将近60个,每月奉献近800场演出。
粉丝经济也是推动音乐剧发展的关键因素。许多观众能反复观看同一场戏,追星是重要动力。韩国同行将一些偶像培养的模式用在了音乐剧中,这也影响了中国的音乐剧市场。
2021年,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走进亚洲大厦,观看了《阿波罗尼亚》,并与汉坤讨论合作。他们共同改编了经典港片《新龙门客栈》,将其打造成环境式、沉浸式的越剧。这部剧在社交网络上爆火,年轻观众占比很高。
2025年初,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在上海首演,该剧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畅销小说。首演时,日本、韩国的音乐剧行业人士特意来上海观看,对中国音乐剧的进步表示惊叹。
东亚音乐剧市场正在加速融合,中国音乐剧也开始走向国际市场。2023年,上海亚华湖剧院经营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翻国王棋》被韩国音乐剧制作公司买下版权。2024年,“一台好戏”带着原创剧《蝶变》重返韩国,首演当年便连演85场,上座率高达90%以上。
中国音乐剧正逐步走向海外,上海的从业者们在小步试水中历练着面向世界的雄心。未来,中日韩的音乐剧市场有望成为一个整体,共同推动音乐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