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缺大学的省,疯狂建大专 专科生更吃香?河南高考难度大,大学资源相对匮乏。近年来,该省却在疯狂建设大专院校。短短四年间新增了21所专科院校,总数达到114所,成为全国高校数量最多的省份。然而,本科院校只有60所,专科院校几乎是本科的两倍,这让许多人感到困惑:为何不建更多好大学,反而大规模建设大专?
其实,河南也曾尝试引进名校。几年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曾传出要在河南设立分校的消息,但最终被教育部叫停,跨省办学政策禁止了这种做法。无奈之下,河南只能自己动手,先建大专,再逐步升级为本科。例如,安阳师范学院就是从专科一路升级,现在甚至有了硕士点。
这条路并不容易。河南全省仅有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而邻近的安徽有3所,湖北则有7所,差距显著。
河南拼命建设大专还有一个现实原因:产业需求。郑州近年来凭借蜜雪冰城、锅圈食汇等新零售企业迅速发展,制造业也在快速增长,比亚迪直接落户郑州,并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郑州理工职业学院合作建立了“比亚迪产业学院”。专科生学的是实用技能,如食品贮运、电子商务、汽车维修,毕业就能上岗,比某些理论型本科生更受企业欢迎。数据显示,河南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甚至高于部分民办本科。
尽管如此,建大专并不能完全解决河南高考的高难度问题。2024年河南高考人数达136万,位居全国第一,但一本录取率不到10%,985录取率仅为1.4%。虽然建大专能让更多人上大学,但对于缓解高考压力来说,作用有限。
更令人担忧的是,河南的人口形势不容乐观。2022年,河南人口自然增长率62年来首次转负,出生人口六年减半,2023年常住人口又减少了57万。年轻人要么选择不生育,要么直接迁往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这样一来,未来大专的学生来源将面临严峻挑战。目前,河南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接近60%,与全国持平,生源增长空间有限。如果人口持续外流,这些新建的大专可能会变成空荡荡的“面子工程”。
河南大规模建设大专更像是自救之举:既然抢不到顶尖大学,就先解决“有学上”的问题;既然留不住高端人才,就先培养能干活的技术工人。但光靠大专远远不够。如果没有高端产业和优质高校的“产学研”联动,河南可能永远困在“低端打工大省”的标签中。看看安徽,靠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孵化了24家科创板企业,而河南只有5家,郑州甚至一家都没有。未来的河南需要的不仅是更多大专,更是能让年轻人留下的事业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