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韬与他的私人飞机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娱乐圈富二代越来越多。
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生,爸妈不是某国企董事、就是某演艺资本的大股东。
从前偶像拼才艺,现在拼谁的父母拳头更硬。
你可能觉得,至少咱们这个行业还是清流,不巧,法律圈也进入了「二代」时代。
央企不好进了,金融门槛越来越高,律师成了中产家庭的「体面备胎」。
之前有律所在招聘条件里明确写着:优先录取「持有轻型直升机驾驶执照者」。你没看错,是招律助。
从「要有车」进化到「要能飞」,从「简历不能有错别字」进化到「家庭不能有穷亲戚」,这届律所的隐性条件,比《继承之战》的心眼还要多。
图片自小红书@小红薯66353423
当然,也不是说富二代就不配当律师,相反,他们做律师的「生存逻辑」反而很清晰。
一是稳。做律师,不像创业那样会赔光,也不像搞艺术那样不着边际,它是个可预期的专业积累赛道。
即使没天赋,资源能补;即使走弯路,也有人兜底。这种安全感不是用来躺平的,反而能让人更踏实地磨专业。
二是实用。虽然羊水决定命运,但二代也需要在家族中生存。
许多人早就开始用法律知识替家里搭股权结构、帮朋友跑尽调流程,甚至自己接客户写协议。
律师身份,在他们眼里,是帮得上忙的标签,不是空头名片。
三是自我建设的刚需。有些律二代,哪怕不用工作也能活得很体面。
但他们依然每天准点打卡、节假日学刑诉笔记,因为他们更清楚,真正能长久赢得尊重的,是靠得住的专业和人格。
这也是最让普通律师感到威胁的一点,「二代」可能比你还要努力。
你在加班,她也在加班;你刷法条,她在做多语言合规笔记;你熬夜改报告,她一边健身一边做项目尽调。
然后你一查,她爸还是你客户。这一刻,你才真正懂得什么叫“全方位降维打击”。
所以你以为的阶层焦虑,早已不是起点不同那么简单。
可怕的不是律(富)二代,而是律(富)二代起得比你早,睡得比你晚,知道羊水决定命运,还比你更努力。
更多机遇
我们遇到过太多家境超好,
但自身还非常努力的律师。
家境好,对他们来说只是附加项,
不断学习充电,才是他们保持进步的秘诀。
8月,我们将启程意大利
跟当地的企业家、法学家、律师精英、律界大咖交流切磋
走进不同的法治体系、拓展全球服务视野
积累可落地转化的法律服务于市场资源
此次,我们特别开放了家属同行名额
一起感受法律、商业、文化三重维度沉浸式体体验
扫码加她,了解更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