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被吹上天的国产片也翻车了

被吹上天的国产片也翻车了

曾几何时,某些国产片凭借铺天盖地的营销造势,在上映前就被捧为"年度神作"。然而当观众真正走进影院,却发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剧情漏洞百出、演技尴尬生硬、特效五毛廉价。这场由资本操纵的"造神运动",正在遭遇越来越多观众的理性抵制。

营销狂欢下的品质陷阱

某部号称"国产科幻新标杆"的电影,上映前热搜霸榜21天,点映场次却出现大规模退票潮。观众吐槽其"用3亿特效堆砌出小学生剧本",最终豆瓣评分从开画8.9暴跌至5.2。更讽刺的是,该片宣发期间创造的"万人洒泪"名场面,后被证实是雇佣群演摆拍。影视数据分析师指出,2023年至少有7部"伪爆款"采用相似套路:锁场刷票房、大V控评、热搜轰炸,制造虚假繁荣诱导观众入场。

观众觉醒倒逼行业洗牌

随着短视频平台"真实影评"板块兴起,传统营销手段日益失效。调查显示,68%的95后观众会先查看民间影评再购票,而非依赖明星站台。某部流量明星主演的古装巨制,尽管首日票房破2亿,却因"抠图演技"遭网友自发抵制,次日票房断崖式下跌73%。院线经理坦言:"现在观众就像人形测谎仪,能瞬间识破品质与宣传的落差。"

回归内容才是正道

值得欣慰的是,仍有制作方在踏实耕耘。例如小成本电影《隐入尘烟》凭借真挚叙事逆袭,以不足千万投资收获3亿票房。这印证了影视行业永恒的铁律:好故事自己会说话。当某些片方还在沉迷数据造假时,观众早已用脚投票——2024年春节档显示,营销费用占比超过30%的电影,上座率平均下滑42%。

或许这次集体翻车事件能成为行业转折点。当资本吹起的泡沫逐个破裂,那些真正尊重观众的创作者终将浮出水面。毕竟银幕不会说谎,观众的记忆更不会轻易被营销改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nbdtoutiao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n/ent/154652.html

nbdtoutiao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