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有消费者发帖称,穿着新购买的连体泳衣游泳时不慎走光,感到非常羞耻。消费者向门店客服投诉质疑泳衣设计不合理,前胸部分一边高一边低,无法在游泳时遮挡胸部。客服回应称,该泳衣不是专业泳衣,只能下水拍照,并且标题已写明是“海边度假泳衣”。记者查询发现,这款泳衣售价200多元,评论区不少消费者表示不能穿着游泳,胸部会走光。但商品标题和详情页并未对此进行说明。
泳衣用来游泳会走光,这是严重的问题。很多人购买泳衣就是为了游泳,如果游泳时走光,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女性陷入尴尬境地,甚至被拍到并流传到网上。泳衣应保障消费者的身体隐私安全,这是底线。
商家在详情页没有明确说明泳衣不能游泳,也没有重点提示,仅标注为“海边度假泳衣”,这并不能免除其责任。泳衣用来游泳是常识,市场上并没有“专业泳衣”才能游泳的说法,更没有“海边度假泳衣”只能拍照的共识。
泳衣不能用来游泳,就像雨伞不能防雨、菜刀不能拍蒜一样荒谬。如果穿着这种泳衣游泳会导致女性走光,只是为了拍照好看,商家为何不提醒消费者呢?显然,商家担心影响销量而选择玩文字游戏,不醒目标注或警告消费者“不能游泳”。从众多消费者的评价来看,受害者恐怕不止一人。
商家不应只为了赚钱而忽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个别商家为了迎合某些需求,已经到了不顾后果的地步。泳衣设计应该兼顾隐私、功能和美观三个方面,隐私无疑是第一位的。如果女性消费者的隐私无法得到保障,正常使用会导致走光,那么这款泳衣本身就是不合格的。设计一款不走光、能游泳的泳衣并不难,商家不应以牺牲功能来满足美观,舍本逐末,导致不良后果。
消费者有权向商家提出索赔,并向平台投诉。同时,消费者在购买泳衣时应保持警惕,对不能游泳的泳衣要特别小心,以免遭遇尴尬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