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网上流传有一段采访,主持人问陈佩斯老师,这些年你获得过什么奖吗?他答:没有。你的作品获得过什么奖项吗?他又答:没有。主持人有些错愕,正要组织语言……这时,陈佩斯先生说:我是一个很干净的人。每次想到这句,我都忍不住感叹:能读懂这句话的,会是些什么人呢?他们经历过什么呢?
撰文|党华
01/
欣闻电影《戏台》上线,迫不及待顶高温钻进影院。一段大约发生在36个小时以内的故事,被浓缩成一部电影。
这大概得益于陈先生多年来在话剧舞台的积累和磨砺。戏剧是高度概括的艺术,有了这个长久的修炼,由同名话剧改编而来的电影《戏台》的可看性和艺术性,果然如鸡汤君所言,没有白下的功夫,每一步都算数。
一般来说,选对了角儿,戏就成了一大半。电影《戏台》的花式阵容,除了极个别不大熟悉的脸,比如小六思玥,新鲜艳丽,不好描述。
其他大部分演员都与角色相当契合。不必说人戏合一的老班主,也不必说恍若黄粱一梦、小伙计登大舞台的大嗓儿,单就姜武版大帅的迷之微笑,就够观众瞧了又瞧的。
初初一看,该片是演绎强权重压下的文艺生态。仔细一琢磨,何止啊!包括但不仅限于此。
02/
为免于剧透,本文并不做内容梗概式的总结。只想将观影感受随机记录。
关于影片的艺术手法。招数不在新旧,管用就好。
本片所采用的误会、错位、巧合、反讽都不是什么秘籍,这是所有文艺创作者,尤其是喜剧类创作者常用的手法。本片在运用的实际效果上,几近炉火纯青。
关于这部影片塑造的人物。旧时代讲里讲面儿的戏班班主,要应对三教九流,能挨得了巴掌,咽得下委屈,跑得了江湖,镇得住戏班儿,那真是人精中的人精。
饶是这般耐撕,架不住人不能生活在真空里,满腔的仁义礼智信也得脚踩在大地上,遇神遇魔,无处逃脱。
有枪就是草头王的大帅,至情至性的戏曲名角儿,八面玲珑的戏园子老板,这些还都好,恰如其分舞弄起了他们那份造化,此处恕不多言。
就那位洪大帅的准六姨太思玥小姐,愣是以一己之力扛起了荒诞世界的半杆大旗,不由得要多说几句。
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视角,我看到的思玥是一个分裂的怪物。她有20克拉的大钻戒和一大包袱的细软,然而拥有百宝箱(后面戏班儿老师傅代称改唱《杜十娘》的梗)的财富,也无法弥补她精神的空心。
说她是脑残死忠粉吧,她热切地向“霸王”献身,毫不在意他心里想的其实是另一个女人;说她是顶级恋爱脑吧,她在第二次向“霸王”献身时,又毫不在意那张油彩下的脸和戏服下的躯体,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
但凡有点阅历的人,都懂。那么她是个什么呢?这样的空心生物体,偏偏有着好看的皮囊和来去如风的自由。
她是这个荒诞世界的点缀,如露亦如电。没有她的“好玩儿”,两个真、假“霸王”还真不好错车呢,这台戏也还真不好往下推进呢。
不得不承认,“霸王”和“虞姬”两个角儿是出彩的。余少群扮演的凤小桐举手投足间,尽显京戏艺人的万般风流。他的羞愤、无奈、挣扎、认命,层次分明。
他是看重他心目中的戏曲艺术的,奈何人命关天,为了不让他敬重的七叔坐蜡,他费了洪荒之力说服了自己,弯腰,低头,忍辱。
一身婀娜的“女娇娥”却说出了全片最狠的一句台词“你们都还是站着撒尿的吗?”。
而当他敏感地觉察到真正的“霸王”已站在他身边,灵魂的互认瞬间为戏台注入了活力。
那个大名如雷贯耳的金啸天,尽管是像软体动物样被裹在被子里抬进镜头,这样有失体面的亮相着实配不上大武生的名头。
然而,一旦清醒过来,他就是那个最靓的仔,最霸气的“霸王”,他听着侯班主的锣鼓点儿,一丝不苟地走着他曾征服无数观众的大戏,哪管他外面人喧人闹。他躺着来,站着生。
好一出让人欲罢不能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借用著名电影人郝建的一段话——或许,我们去电影院不仅仅是汲取某种道德营养液,同时也通过欣赏形式上的华彩乐章来再次确定人的自信和共同伦理的力量——人类必须面对邪恶和荒诞。
既然手持金灿灿“真理”的人坚持不让你好好唱,这大船横竖是要翻了,索性咱爷们儿二小子穿大褂——规规矩矩。
老祖宗怎么教的怎么传的,咱就怎么来。
让我想起大概同一时期在远离北京城的大西洋上发生的事儿,当然也是电影里发生的事儿——《泰坦尼克号》里大船将沉,那几位绅士还在不紧不慢地拉着小提琴……这都哪儿跟哪儿呀,瞧这让人无法沉静的乱世道。
大作家张欣曰:“任何时代都是乱世。”真是越品越有味儿。谁说不是呢?回望先人走过的路,我们不得不承认,真的每个时代都是乱世,只是表现形式各异,而已。
03/
私以为电影《戏台》对当下观众的意义在于,让你在西瓜、空调和WIFI的温柔乡里,冷不丁要直面三个问号:
一、在生存面前,我们妥协的弹性能有多大?
如果稳操生杀予夺大权的人,偏偏就喜欢落子味儿的戏。
因为那是他卑微早年所能接触到的最难忘的精神享受,而真正的梨园正声,正经八百的角儿,甭管你活儿多地道,也无法与他隐秘精神世界的快乐开关相通,那么,此时的“正声”“规矩”就不被需要,甚或一文不值。
如果一单业务,将决定一个公司的生死存亡,甲方金主就要坚持那种旁人无法欣赏的奇葩方案,你暗骂那是垃圾而坚持你得体美妙的设计,你能坚持到哪一步……
若不幸你的坚持挡了大家的财路,恐怕轻则被当作不识时务,重则要被除之而后快。
二、当我们遭遇超过自身可控的邪恶,将如何应对?
你想尊重规则,讲求诚信,要对自己的主顾负责,可是能拿捏你的人告诉你,要想活过今天,请抛下你已坚守了半生的行事准则,朝你以往不屑于为之的方向狂奔,要违约,要退票,要收起覆水。
投射到自身,你恍然大悟地联想到,好多时候你没有“脱颖而出”,不是因为和全国的同行相比,实力太菜,而是因为你根本都没从你所属的最小单位冒头。
你不是落败于更大范围更优秀的同类,而仅仅是你周围更善于“争取机会”的人。他们借以上位的手段,超出你对自己角色期待的“因”,所以你“果”得其所。
三、你的“戏服”还合身吗?
如果有一天,你被迫要入局关公战秦琼,头撞墙也无济于事,你能闪转腾挪保住这条小命吗?你的“戏服”能遮住残存的那点可怜的结构感吗?
此处略去二百三十九个字。
你品,你细品。
三个问号之后,你还觉得这电影和我们没有关系吗?
戏剧大师贝克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必须更好地失败。
我不知道陈佩斯先生是否也读到过这句令人醍醐灌顶的话,不过他扮演的五庆班班主侯喜亭在为大帅亲自开锣的第二遍演出中,他那倔强的眼神和班子里通力合作的一板一眼,都在注解这句——必须更好地失败。
1942年,当世界上大部分地方正在遭受战火的创痛,卡萨布兰卡依然有人在唱动听的布鲁斯,抚慰着那一刻的时光。
时间再往前推,民元前后,北京城的戏院里锣鼓声几未断绝,尽管时常夹杂着枪炮声。再往前,或往后,都不会断绝。
不信?进电影院,自己听。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党华,中国作协会员,河南文艺出版社编辑
已出版长篇小说《我的青春有遗憾》《瓦全》
《柿子树下》和纪实文学《尘尽光生》等作品
参与创作《辛亥之光》丛书,完成其中河南卷《中天微光》
该丛书已入选国家“十四五”出版规划重点项目
年轻人为啥容易患上AI病?一个河南媒体人的悉尼反思 | 豫记
河南人为啥爱焦馍? | 豫记
© THE END
豫记小秘书:salome1203(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