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星 / 身上肉软其实是体脂率高 那不是天生的“好体质”

身上肉软其实是体脂率高 那不是天生的“好体质”

“身上肉软其实是体脂率高”是一个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说法,二者存在密切关联,但也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为什么“肉软”常与体脂率高相关?

脂肪与肌肉的物理特性差异

脂肪组织质地柔软、松散,且分布较均匀(如皮下脂肪),触摸时手感偏软、有“捏起来很容易”的感觉。肌肉组织由肌纤维构成,密度更高、弹性更强,即使是放松状态,触摸时也会更紧实(比如长期运动者的手臂、腿部肌肉)。

当体脂率偏高时,身体脂肪占比增加,肌肉占比相对较低,整体就会呈现“肉软”的状态。

体脂率高的典型表现

皮下脂肪堆积明显:如腹部、大腿、手臂等部位肉多且软,捏起时能感受到较厚的脂肪层(超过1厘米以上更明显)。

缺乏线条感:身体轮廓模糊,比如腰腹没有紧致感,腿部肌肉线条不清晰,走动或发力时“晃动感”较明显。

“肉软”是否一定是体脂率高?需排除这两种情况

肌肉量低但体脂率正常

有些人天生肌肉量少(尤其是长期缺乏运动者),即使体脂率在正常范围(女性20%-25%,男性15%-20%),也可能因肌肉弹性不足而显得“肉软”。这类人往往体重正常,但身体紧致度差,发力时肌肉力量弱(比如搬重物容易累)。

水肿或水分滞留

短期内饮食过咸、熬夜或代谢不佳,可能导致身体水肿,皮肤和皮下组织因水分堆积而显得肿胀、柔软,容易被误认为是“体脂高”。但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面部浮肿、手脚发胀,调整饮食和作息后会明显改善,与脂肪堆积的“软”不同。

如何判断“肉软”是否因体脂率高导致?

计算体脂率

家用体脂秤(参考值):虽然精度有限,但可大致判断体脂范围,若超过正常标准(如女性>25%,男性>20%),则大概率是体脂高导致。

专业检测:健身房或医院的生物电阻抗法、皮脂钳测量(皮下脂肪厚度),结果更准确。

观察身体状态

若体重超标(BMI>24),且“肉软”部位集中在易堆积脂肪的区域(如腹部、臀部),体脂率高的可能性极大。

若体重正常但“肉软”,可尝试发力绷紧肌肉:若肌肉收缩时仍缺乏硬度,可能是肌肉量不足;若绷紧后有一定紧实感,则更可能是体脂略高或肌肉弹性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nbdtoutiao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n/ent/157083.html

nbdtoutiao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