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星 / 汪苏泷的版权意识有多强 十年版权迷局的爆发

汪苏泷的版权意识有多强 十年版权迷局的爆发

华语乐坛表面光鲜,实则长期受版权问题困扰。2025年7月25日,汪苏泷工作室宣布收回歌曲《年轮》的所有演唱授权,这不仅是十年版权迷局的爆发,也是一场关于创作者尊严和行业规则重塑的战役。这首陪伴无数人青春的旋律,成为华语乐坛版权意识从混沌走向清明的标志。

汪苏泷的版权意识有多强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是一位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旺仔小乔”在演唱会宣传中宣称《年轮》原唱只有张碧晨,引发舆论哗然。短短四天内,该网红账号狂掉近60万粉丝,成为流量反噬的典型案例。实际上,早在2015年《花千骨》热播时,张碧晨的女生版《年轮》于6月15日率先上线,而汪苏泷的男声版则在6月30日发行。尽管两版本同期收录于官方原声带,但电视剧的单一使用和发行时间差为“原唱”之争埋下了伏笔。汪苏泷那句“这首歌除了张碧晨,其他都是我的”的自嘲,更像是对行业乱象的无奈预言。

汪苏泷的版权意识有多强 十年版权迷局的爆发

汪苏泷此次维权并非一时兴起。他为《年轮》耗时一年心血,却因前经纪公司擅自转卖版权而无法亲自演唱,这种痛苦深刻烙印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此后,他成立个人工作室,逐步收回音乐版权,成为业内公认的“版权意识标杆”。他曾拒绝《跑男》导演“免费写歌换通告”的要求,展现出对创作价值的坚守。此次收回《年轮》授权,是对自身权益的再次宣示,也是对整个行业“流量至上”价值观的无声抗议。

“原唱”之争触及音乐版权的深层法律结构。根据《著作权法》,一首歌曲至少包含三层核心权利:词曲著作权、表演者权和录音制作者权。汪苏泷是词曲作者,张碧晨是首发录音版本的演唱者。这种多重权利主体并存的局面使得“原唱”的定义变得模糊。张碧晨方强调其“唯一原唱”的依据是最早正式发布的录音版本和电视剧中唯一使用版本,而汪苏泷方则从词曲创作和“双版本共存”的事实出发,强调其作为创作者的根本权利。这种专业概念的混淆揭示了华语乐坛版权法律漏洞。

“旺仔小乔”事件不仅是《年轮》的版权风波,更是网红经济对音乐版权生态侵蚀的典型案例。在注意力经济驱动下,制造争议、蹭热度成为快速获取流量的捷径。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指出,多数网红歌手无法准确理解“原唱”的版权定义,曾有过侵权翻唱行为。当流量成为唯一追求,音乐的专业性和创作伦理正在被系统性破坏。

汪苏泷收回《年轮》授权的决定是华语乐坛版权意识觉醒的里程碑事件。短期内或许会引发更多版权纠纷,但从长远来看,这是行业规范化、透明化的必经阵痛。它将促使法律法规的完善、行业协会的介入、音乐平台的责任以及公众版权意识的提升。汪苏泷工作室透露,收回授权不影响原版歌曲的正常传播,十周年纪念版音源也将于近期上线。这次事件的目的是通过明确版权归属,让这首陪伴听众十年的作品在更清晰的规则下继续流传。

这场“年轮之争”撕开了行业虚伪的遮羞布,暴露了流量至上的荒诞,点燃了创作者维权的熊熊烈火。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汪苏泷们”站出来,用法律捍卫自己的作品。只有当每一个音符都刻着创作者的名字,每一次传播都伴随着应有的尊重,华语乐坛才能真正摆脱版权的桎梏,迎来真正的黄金时代。否则,一切繁荣都将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海市蜃楼,随时可能被无知的风暴摧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nbdtoutiao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n/ent/157334.html

nbdtoutiao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