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蚊虫活跃,被叮咬后不仅瘙痒难忍,还可能传播疾病。
一、物理隔离:构筑“防蚊屏障”
穿对衣物:选择浅色、透气的长袖长裤,材质以棉质或亚麻为主。蚊虫对深色(尤其是黑色)更敏感,长袖衣物能直接减少皮肤暴露面积;若在户外,可选择带有驱蚊功能的防晒衣(含氯菊酯等成分,需注意正规品牌)。
改善环境:睡前检查门窗纱网是否破损,及时修补;夜间睡觉使用蚊帐(尤其适合婴幼儿和孕妇),物理隔绝蚊虫;户外活动时避开草丛、积水处(蚊虫滋生地),尽量在开阔、通风处停留。
二、化学防护:科学使用驱蚊产品
选对驱蚊成分:优先选择含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驱蚊酯(IR3535)或柠檬桉叶油(天然成分,适合儿童需注意年龄限制)的驱蚊液/膏。成人可选用含10%-30%避蚊胺的产品(防护时间4-8小时),儿童建议用10%以下避蚊胺或派卡瑞丁(更温和),涂抹在暴露皮肤和衣物上(避开眼、口、鼻及伤口)。
正确使用方法:出门前30分钟涂抹,均匀覆盖皮肤;若出汗多或接触水,每2-3小时补涂一次;回家后用肥皂水清洗掉残留,避免长期接触皮肤。
三、环境驱蚊:从源头减少蚊虫
清理积水:蚊虫幼虫在水中滋生,定期检查家中花盆托盘、地漏、瓶罐等易积水处,及时清理或更换清水(如鱼缸、水培植物),保持干燥;户外可在积水处投放灭蚊幼颗粒(含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对人体无害)。
利用气味驱赶:蚊虫讨厌薄荷、艾草、丁香、薰衣草等气味。可在家中摆放这些植物,或点燃艾草条(注意通风,避免烟雾过浓);户外可携带含这些精油的驱蚊贴(贴在衣物上,效果约4-6小时),辅助增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