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露思说真的助农也要销号 公益还是生意?!赵露思的风评从去年因病淡出荧幕后急转直下。起初,很多网友和粉丝表示关心和支持,但随着她直播频率增加,争议事件增多,舆论开始出现明显转向。
近日,赵露思与银河酷娱闹掰后,频繁开启直播。她自带流量,每场直播都有数十万人观看,每天霸榜热搜。然而,流量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在娱乐圈,任何明星的历史都经不起深扒。
在最近一场直播中,赵露思展示了自己助农产品。她以原价从果农手中收购了600吨因冰雹受损而滞销的水果,并加工为饮料与果干再进行销售。这本是一件好事,既帮助农民解决滞销问题,又让产品重新进入市场。但有网友爆料,这批水果的加工企业正是赵露思与其朋友共同投资设立的公司。这意味着采购、制作、销售形成了完整的闭环产业链,她本人也从中获得了商业利益。
此举引发不少质疑,部分网友认为赵露思并非单纯做公益,而是借“助农”之名开展商业行为,甚至有人称这是“披着善意外衣的生意”。此外,有媒体报道称,赵露思的“助农大使”认证证书盖章涉嫌伪造。若属实,伪造公章属于刑事范畴,将触及法律底线。
这一消息一出,网友迅速炸锅。有人指责她打着助农旗号敛财,甚至呼吁封杀,表示再也不想看她的直播了,认为这影响了社会风气。而赵露思的粉丝则认为她确实帮助了农民增收,不应被针对。
随着风波发酵,赵露思在直播中怒怼媒体,认为他们不负责任。她澄清,“助农大使”证书并不授予她个人,而是涉事苹果汁企业。律师解读,若伪造公章属实,法律责任应由实际实施伪造行为的公司或相关责任人承担。赵露思本人若未参与伪造且无故意行为,依法不构成共犯,不需要承担责任。
尽管如此,她在整件事中仍有瑕疵。一方面,赵露思确实促成了果农产品的销售,部分农户因此受益;另一方面,她在宣传中使用“助农”表述,却又牵涉到自身商业链条的回报,在没有足够信息披露的前提下,容易引发误解。
从网友分析的角度来看,如今冰雹果、瑕疵果等农产品已有相对成熟的收购机制和销售渠道,即便没有赵露思的参与,这些产品也并非完全无处安放。换句话说,即使没有她收购冰雹水果,这些有瑕疵的水果同样会被兜底。赵露思的助农效果可能微乎其微。
或许她的初心是好的,但在当前舆论环境下,公众对明星的容忍度正在降低。尤其牵扯到“公益”与“商业”的边界时,稍有偏差就会被放大。赵露思最近被接二连三的爆料,不排除有人在这上面大做文章。但从她最近的风评来看,她真的应该停下来,好好梳理自己的路径。否则,恐怕还没等到与银河酷娱解约,她的流量就已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