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星 / 夏季糖尿病患者饮食要注意什么 这几个个细节要做好

夏季糖尿病患者饮食要注意什么 这几个个细节要做好

夏季气温高、雨水多,蔬果丰富但也易滋生细菌,加上人体新陈代谢加快、食欲变化大,糖尿病患者若饮食不当,很容易出现血糖波动(如餐后高血糖、夜间低血糖),还可能诱发肠胃感染、脱水等并发症。因此,夏季饮食需围绕“稳血糖、防感染、补水分、控热量”四大核心,避开误区、科学管控。

夏季糖尿病饮食最易踩的3个陷阱

夏季饮食场景特殊(如冰饮、夜宵、露天聚餐),很多看似“无害”的选择,实则是血糖的“隐形杀手”,需重点规避:

1.陷阱1:“无糖冰饮/水果茶”随便喝——隐形糖+添加剂伤血糖

误区:认为“无糖”=“无热量”,夏季天热就大量喝无糖冰奶茶、无糖水果茶、碳酸饮料,觉得能解暑又不升糖;

风险:市售“无糖饮品”虽不含蔗糖,但可能添加麦芽糊精、果葡糖浆(部分商家违规添加),或含高GI(升糖指数)成分(如珍珠、椰果、芒果酱),这些成分会快速升高血糖;即使是纯茶类冰饮,过量饮用(尤其冰饮)也可能刺激肠胃,影响胰岛素敏感性;

正确做法:解暑优先选“零添加饮品”,如常温白开水、淡茶水(绿茶、乌龙茶,不加糖)、柠檬水(新鲜柠檬切片,不加蜂蜜),每天饮用量控制在1500-2000ml(分次喝,避免一次性猛灌)。

2.陷阱2:“应季水果”敞开吃——高GI水果+过量食用致血糖飙升

误区:夏季西瓜、荔枝、桃子、芒果等水果大量上市,觉得“水果天然健康”,就不控制量,甚至用水果代替主食;

风险:①高GI水果(西瓜GI=72、荔枝GI=79、菠萝GI=66)消化吸收快,吃1块(约200g)西瓜的升糖效果,相当于吃1小碗米饭;②水果中的果糖虽升糖慢,但过量摄入(每天>200g)会转化为脂肪,加重胰岛素抵抗,还可能诱发高尿酸(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尿酸);

正确做法:①选低GI水果(草莓GI=41、蓝莓GI=53、樱桃GI=22、柚子GI=25),每天总量控制在100-200g(约1拳头大小);②吃水果时间选“两餐之间”(如上午10点、下午3点),避免餐后立即吃(叠加主食热量,导致血糖峰值过高);③吃水果后监测血糖,若1小时内血糖升高超2mmol/L,下次需减少量或换品种。

3.陷阱3:“清淡饮食”=“只吃蔬菜/喝粥”——营养失衡+低血糖风险

误区:夏季怕热没胃口,就长期吃“蔬菜沙拉(无蛋白质)”“白粥配咸菜”,觉得清淡又控糖;

风险:①蛋白质摄入不足(如每天<0.8g/kg体重)会导致肌肉流失,降低基础代谢率,反而不利于长期控糖,还可能引发免疫力下降(夏季易感染);②白粥、烂面条煮得越久越软烂,糊化程度高,GI值接近100,喝1碗白粥的血糖反应比吃1碗米饭更剧烈,且消化快、饱腹感差,易导致餐后2-3小时低血糖;

正确做法:“清淡”不等于“无蛋白、无主食”,而是“少油少盐少糖”——每餐需包含“1份蛋白质(如1个鸡蛋、100g瘦肉/鱼虾、200ml无糖酸奶)+1份低GI主食(如杂粮饭、荞麦面、玉米,量约1拳头)+2份蔬菜(绿叶菜为主,量约2拳头)”,保证营养均衡。

夏季糖尿病饮食5项关键注意事项

除了避开陷阱,还需通过细节管控,让血糖更平稳、身体更适应夏季环境:

1.控制进餐时间与频率:防低血糖,稳代谢

夏季白天长、活动量可能增加(如傍晚散步),加上食欲差、进食量减少,易出现“餐后低血糖”(尤其老年人);

建议:①三餐定时定量(早餐7-8点、午餐12-13点、晚餐18-19点),避免饥一顿饱一顿;②若两餐间隔超5小时(如午餐12点,晚餐19点),或睡前血糖<6.0mmol/L,可在下午3-4点加1次“低热量加餐”(如1小把原味坚果=10颗杏仁、1盒无糖酸奶=100ml、1个鸡蛋),避免夜间低血糖;③不熬夜、不吃夜宵(夜间代谢慢,进食易导致空腹血糖升高)。

2.烹饪方式:“凉食为主,少油少盐”,防肠胃感染

夏季高温,食物易变质,且油腻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建议多采用“凉拌、清蒸、水煮”等烹饪方式,少用“油炸、红烧、爆炒”;

细节提醒:①凉拌菜(如凉拌黄瓜、凉拌菠菜)需现做现吃,避免隔夜(细菌繁殖快,易引发急性肠胃炎,而感染会导致血糖应激性升高);②少油:每天烹调用油<25g(约2.5汤匙,选橄榄油、茶籽油等植物油),避免吃油炸食品(如炸知了、炸茄子);③少盐:每天盐摄入<5g(约1啤酒瓶盖),避免咸菜、酱菜、腌肉(高盐会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增加心脑血管风险)。

3.补水:“少量多次,选对水”,防脱水与血糖浓缩

夏季出汗多,若补水不足,会导致血液浓缩,血糖“假性升高”(实际是水分减少,血糖浓度相对升高),还可能引发脱水(表现为口干、尿少、头晕),严重时诱发酮症酸中毒;

正确补水:①喝水频率:每隔1-2小时喝1次,每次150-200ml(约1杯),不要等“口渴了再喝”(口渴时已轻度脱水);②水温:选常温或微凉的水(30-40℃),避免喝冰水(刺激肠胃,可能诱发腹泻,而腹泻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影响血糖);③特殊情况:若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1小时以上),可喝少量“无糖电解质水”(避免只喝白开水导致低钠),但不要喝运动饮料(含大量糖分)。

4.食材储存与卫生:防变质,避免“病从口入”

夏季室温高(>25℃),食物存放超过2小时就可能变质,而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较低,吃变质食物易引发急性肠胃炎(腹泻、呕吐),导致血糖波动(感染会刺激身体分泌“升糖激素”,如肾上腺素,使血糖升高);

卫生建议:①食材现买现吃,避免囤积大量蔬菜、水果(尤其是绿叶菜,存放超1天易发黄变质);②剩菜剩饭需及时冷藏(2小时内放入冰箱,冷藏温度<4℃),再次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中心温度>70℃),且剩菜存放不超过24小时;③生熟食物分开存放(如生肉、生海鲜用密封盒装好,放在冰箱下层,避免汁液污染熟食),处理食材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5.特殊人群调整:老年人、合并症患者需“个性化管控”

老年糖尿病患者:消化功能弱,夏季易食欲差,建议将主食“粗细搭配”(如杂粮饭中大米占50%、杂粮占50%,避免全杂粮导致消化不良),蛋白质选“易消化的”(如清蒸鱼、豆腐、鸡蛋羹),避免吃生冷食物(如刺身、冰水果);

合并肾病的患者:需控制蛋白质总量(每天<0.6g/kg体重),避免吃高钾食物(如西瓜、香蕉、菠菜),夏季补水需“遵医嘱”(若有水肿、少尿,需限制饮水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合并高尿酸的患者:避免吃高嘌呤食物(如啤酒、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夏季聚餐时尤其注意,可吃少量清蒸鱼(如鲈鱼、鳕鱼,嘌呤含量较低),多喝水促进尿酸排泄(每天>2000ml,若肾功能正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nbdtoutiao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n/ent/161841.html

nbdtoutiao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