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 / 4年打磨处处透着匠心 6个故事凸显志怪魅力 京产《聊斋:兰若寺》明天上映

4年打磨处处透着匠心 6个故事凸显志怪魅力 京产《聊斋:兰若寺》明天上映

历经4年精心打磨,追光动画出品的京产电影《聊斋:兰若寺》将于7月12日揭开神秘面纱。影片以兰若寺串联起6个跨越不同时代的故事,剧情、角色、美术均有喜人突破。在人与妖、真与假、爱与恨的变幻交织中,影片生动展现了中国志怪故事的魅力。

《崂山道士》中梨形的梨贩。

《莲花公主》富有童趣的造型。

兰若寺是所有故事发生地

“新文化”系列第一部作品《长安三万里》大获成功后,热情的网友给追光动画列出了一张囊括历朝历代好题材的片单,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便在其中。《聊斋志异》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在画面上又极具开发空间,于是,这部中国最有名的志怪小说集成了“新文化”系列第二部的题材原型。

《聊斋志异》是短故事集,为了原汁原味呈现,主创决定采用故事集的形式,6个故事,6种视觉风格,让观众真切感受“聊斋世界”的独特魅力。

在故事选择上,团队首先挑选了大家熟知的《聂小倩》《画皮》《崂山道士》。

《聂小倩》的故事框架基本遵循原著,但背景设定在了乱世,以凸显时代对角色的压力,也让主角间的情感更趋极致。夜叉等邪恶元素是乱世的化身,小倩和宁采臣的爱情则象征他们与邪恶的对抗。《画皮》选择从女性视角展开,对婚姻关系进行探讨,对画皮妖的塑造也有一定创新。

团队希望体现真善美的情感内核,为角色设计成长曲线,原本从成年人视角出发的《莲花公主》被改编为小朋友的故事,以体现成长过程。《鲁公女》则希望在情感上有所升华,以真善美的结局收尾。

5个故事在主题上形成片中蒲松龄所说的“见贪心、见真心、见乱世情、见夫妻情、见生死情”,在镜花水月里辨虚妄与真情。5个故事的情感浓度逐步上升,从朴素诙谐的哲理最终过渡到跨越生死的情感。

兰若寺里,蒲松龄与两个精怪比拼讲故事,这条主线将前5个故事串联起来,成为第6个故事《井下故事》。影片总制片人宋依依介绍,6个不同时代的故事都在兰若寺一树一井的见证下发生,让人有沧海桑田之感。“兰若寺就像华夏大地的缩影,这里发生的故事被后人记住,代代相传。”

嫦娥跳起霓裳羽衣舞

《聊斋志异》拥有众多极具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不仅人鬼狐妖种类有别,而且性格迥异、立体丰满。为了在大银幕上呈现这些形象,主创团队费尽心思。

《崂山道士》中的梨贩,头和肚子组合起来就是典型的梨形,发髻高耸,绑头发的发带像两片叶子。从剪影上看,他就像一只梨在卖梨。

故事里的嫦娥翩翩起舞,主创选定霓裳羽衣舞作为核心舞种,不仅请舞蹈演员重新编舞,将柘枝舞、盘古舞等其他舞种的特色动作融入其中,还通过动作捕捉技术设计角色动作,最终呈现出“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的唯美意境。

《莲花公主》是片中最具童趣的篇章,蜂国公主莲花外貌娇憨可爱,性格率真勇敢。她的头上装饰着毛茸茸的小球,跟蜜蜂毛茸茸的头部构造类似。她的裙子有好几层纱,造型和纹理都模仿了蜜蜂翅膀。她从远处飞来时,就像一只小蜜蜂。

至于创作出这些故事和人物的大文豪蒲松龄,在查阅他的生平事迹时,主创团队都被他乐观豁达的态度所折服。设计角色时,大家觉得蒲松龄擅长讲故事,表达一定很自信,于是为他设计了偏大的嘴巴,眼尾上翘,显得聪明机敏。

毛毡宋画让人耳目一新

《聊斋志异》天马行空、变幻莫测的故事被搬上大银幕,呈现出不同风格的画风,让观众收获缤纷奇妙的观影感受。

《崂山道士》采用毛毡风格,让人耳目一新。毛毡质感的一大特点是黏滞性强,比如角色穿墙时会留下很多毛发,并产生黏滞的拉扯。主创努力通过CG技术来呈现这种拉扯感:主角王承被藤条抽打时,脸上会抽打出一些毛;当他穿墙、拽动身体时,也会拉扯出很多毛。这一篇章时长仅约15分钟,但毛发渲染量却达到长片级别,不光角色头发需要渲染,场景中植被、特效也都需要渲染,因为这是一个毛毡的世界,为此,主创单独开发一套流程,进行大量测试,以提高制作效率。

为让《画皮》充满中式审美,主创从宋画中寻找参考。在场景设计上,主创借鉴散点透视手法,压缩透视效果,达到平面绘画的装饰美感。从古画中提取的古树等元素,透露出浓郁的古韵。灯光质感也进行了平面化处理,古画的黄调和褪色感意蕴悠远。(北京日报记者 袁云儿)

历经4年精心打磨,追光动画出品的京产电影《聊斋:兰若寺》将于7月12日揭开神秘面纱。影片以兰若寺串联起6个跨越不同时代的故事,剧情、角色、美术均有喜人突破。在人与妖、真与假、爱与恨的变幻交织中,影片生动展现了中国志怪故事的魅力。

《崂山道士》中梨形的梨贩。

《莲花公主》富有童趣的造型。

兰若寺是所有故事发生地

“新文化”系列第一部作品《长安三万里》大获成功后,热情的网友给追光动画列出了一张囊括历朝历代好题材的片单,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便在其中。《聊斋志异》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在画面上又极具开发空间,于是,这部中国最有名的志怪小说集成了“新文化”系列第二部的题材原型。

《聊斋志异》是短故事集,为了原汁原味呈现,主创决定采用故事集的形式,6个故事,6种视觉风格,让观众真切感受“聊斋世界”的独特魅力。

在故事选择上,团队首先挑选了大家熟知的《聂小倩》《画皮》《崂山道士》。

《聂小倩》的故事框架基本遵循原著,但背景设定在了乱世,以凸显时代对角色的压力,也让主角间的情感更趋极致。夜叉等邪恶元素是乱世的化身,小倩和宁采臣的爱情则象征他们与邪恶的对抗。《画皮》选择从女性视角展开,对婚姻关系进行探讨,对画皮妖的塑造也有一定创新。

团队希望体现真善美的情感内核,为角色设计成长曲线,原本从成年人视角出发的《莲花公主》被改编为小朋友的故事,以体现成长过程。《鲁公女》则希望在情感上有所升华,以真善美的结局收尾。

5个故事在主题上形成片中蒲松龄所说的“见贪心、见真心、见乱世情、见夫妻情、见生死情”,在镜花水月里辨虚妄与真情。5个故事的情感浓度逐步上升,从朴素诙谐的哲理最终过渡到跨越生死的情感。

兰若寺里,蒲松龄与两个精怪比拼讲故事,这条主线将前5个故事串联起来,成为第6个故事《井下故事》。影片总制片人宋依依介绍,6个不同时代的故事都在兰若寺一树一井的见证下发生,让人有沧海桑田之感。“兰若寺就像华夏大地的缩影,这里发生的故事被后人记住,代代相传。”

嫦娥跳起霓裳羽衣舞

《聊斋志异》拥有众多极具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不仅人鬼狐妖种类有别,而且性格迥异、立体丰满。为了在大银幕上呈现这些形象,主创团队费尽心思。

《崂山道士》中的梨贩,头和肚子组合起来就是典型的梨形,发髻高耸,绑头发的发带像两片叶子。从剪影上看,他就像一只梨在卖梨。

故事里的嫦娥翩翩起舞,主创选定霓裳羽衣舞作为核心舞种,不仅请舞蹈演员重新编舞,将柘枝舞、盘古舞等其他舞种的特色动作融入其中,还通过动作捕捉技术设计角色动作,最终呈现出“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的唯美意境。

《莲花公主》是片中最具童趣的篇章,蜂国公主莲花外貌娇憨可爱,性格率真勇敢。她的头上装饰着毛茸茸的小球,跟蜜蜂毛茸茸的头部构造类似。她的裙子有好几层纱,造型和纹理都模仿了蜜蜂翅膀。她从远处飞来时,就像一只小蜜蜂。

至于创作出这些故事和人物的大文豪蒲松龄,在查阅他的生平事迹时,主创团队都被他乐观豁达的态度所折服。设计角色时,大家觉得蒲松龄擅长讲故事,表达一定很自信,于是为他设计了偏大的嘴巴,眼尾上翘,显得聪明机敏。

毛毡宋画让人耳目一新

《聊斋志异》天马行空、变幻莫测的故事被搬上大银幕,呈现出不同风格的画风,让观众收获缤纷奇妙的观影感受。

《崂山道士》采用毛毡风格,让人耳目一新。毛毡质感的一大特点是黏滞性强,比如角色穿墙时会留下很多毛发,并产生黏滞的拉扯。主创努力通过CG技术来呈现这种拉扯感:主角王承被藤条抽打时,脸上会抽打出一些毛;当他穿墙、拽动身体时,也会拉扯出很多毛。这一篇章时长仅约15分钟,但毛发渲染量却达到长片级别,不光角色头发需要渲染,场景中植被、特效也都需要渲染,因为这是一个毛毡的世界,为此,主创单独开发一套流程,进行大量测试,以提高制作效率。

为让《画皮》充满中式审美,主创从宋画中寻找参考。在场景设计上,主创借鉴散点透视手法,压缩透视效果,达到平面绘画的装饰美感。从古画中提取的古树等元素,透露出浓郁的古韵。灯光质感也进行了平面化处理,古画的黄调和褪色感意蕴悠远。(北京日报记者 袁云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nbdtoutiao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n/ent/155286.html

nbdtoutiao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