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版的XXX,是蹭长剧热度,还是探索IP复利? 长短剧联动引争议。短剧正在以各种方式蹭长剧的热度,有的自称是某部长剧的短剧版,有的则以短剧模式翻拍长剧IP,这些策略在宣发上效果显著,但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近年来,长短剧之间的联动越来越紧密。基于爆款IP推出衍生长剧已成常态。例如,《唐朝诡事录》推出短剧形式外传《大唐来的苏无名》,《九重紫》完结后推出衍生短剧《昭世录》,以及《折腰》热播后有意打造同名短剧,都是利用原IP的粉丝基础和世界观设定快速吸引观众。
随着这一系列短剧的成功,不少短剧开始花式蹭长剧的热度。如主打双女主设定的《引她入室》被称为短剧版《三十而已》,全程无CP、专注事业线的《登凤台》被称为短剧版《甄嬛传》,于正监制的首部短剧《吉天照》被称为短剧版《延禧攻略》,以权谋复仇为主线的《黄金台》被称为短剧版《琅琊榜》。尽管这些短剧与长剧有一些相似元素,但在剧情细节、价值内核及演员表现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不少用户认为这种营销是“挂羊头卖狗肉”,甚至遭到长剧粉丝的反对。
例如,#短剧版山河令有内味了#的话题在微博上引发了争议。所谓的短剧版《山河令》实际上是《山河令》导演参与制作的《将军家的小儿子》。该剧主打“权谋武侠+双男主”设定,并在宣发时强调“导演风格复刻”等与《山河令》相关联的元素。这一话题一出,网友批评其营销策略模糊原名、捆绑原剧词条,属于“碰瓷式营销”。尽管如此,通过蹭长剧IP的热度,这些短剧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吸引观众关注,并实现流量转化。
今年以来,改编经典长剧成为一大新的内容风口。芒果TV上线了从《橘子红了》改编的《橘祥如意》,优酷上线了由《偷偷藏不住》改编的《偷偷藏不住之许你》。此外,《还珠格格》翻拍的短剧《还珠》也于早前官宣杀青,还有《纵横四海》《精武门》《倩女幽魂》《英雄本色》等经典IP也纷纷涌入短剧赛道,集体收割国民记忆红利。
翻拍长剧IP的短剧大都在保留原剧相关元素的同时,结合当下观众的喜好有所改编。如短剧《还珠》基于反套路的流行风向,以现代视角重构经典,当红女明星林岁岁意外穿越至崩坏的《还珠格格》原著世界,成为皇后宫中的宫女,与冷面侍卫景渊携手修正偏离的剧情线并产生情感纠葛。这类短剧在内容制作上更加精良,并且在内容体量上超越了常规短剧。《橘祥如意》是一部横屏短剧,共有24集,每集30分钟,几乎与小体量的长剧无异。而短剧《还珠》总时长也高于同类剧集。
背靠长剧IP影响力,相关短剧还探索更多变现方式,拓展剧集自身的商业价值。如《橘祥如意》首播推出“云包场”活动,会员卡发放刺激观看时长,直接带动分账转化,开播46小时即分账破百万。此外,从第18集开始,会员可以付费购买单集或直通大结局,非会员则需支付更高费用。这种变现方式不仅增加了内容收入,还引导用户开通会员,助力分账收入上涨。
情怀杀在文艺作品创作中屡试不爽。翻拍长剧是短剧玩转情怀杀的方式之一,机遇在于原IP高知名度,短剧化的剧集也能顺势获得更多关注。挑战主要在于版权费用高昂,剧情改编考验编剧功力,在保留原剧经典元素的同时融合当下价值观及流行内容元素,从而实现情怀与创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