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西风的罗盘,方能阅读正文《在时代的转折点,我们来试着改变一部分人的命运》
那天讲改变命运的第二个话题时,有读者留言说,他的读后感是很憋屈,不是为我拿来举例子的成才憋屈,而是一种无名的憋屈。
他问我,有没有看过今年的一本新剧,张译,李光洁,蒋欣演的。
他说,看成才的故事就有种看剧的感觉,张译,蒋欣的调查组,在面对当地的李光洁时,那么憋屈。
难道不应该是那种,只要一查,立刻水落石出,立刻秋风扫落叶。
很有意思的问题,这是勾引我写剧评来着。
不过我不想写剧评,因为我没怎么看过,可能总共加起来,我老婆追剧时,我旁听到的片段都凑不够半集。
但我还是很轻松的就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
因为剧中的张译,蒋欣是平级调查,他们所在的单位也许比李光洁所在的单位高,但他们本人,并不高。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任务并不包含调查李光洁,也就是说,他们被授权的范围,仅限于了解某个案子的情况。
所以憋屈很正常,就像你平日里在公司,你认为你的事情很重要,结果隔壁部门非但不配合,还老打你小报告。
你看的很爽的那种剧情,搁在企业里,就相当于董事会亲自授权高管牵头去调查某个部门经理。
那还不手到擒来?
可现实生活中,你有这么大牌么?
没有,那就是就着米下锅的买卖,甚至很多时候,是无米也要做出一场宴席的买卖。
做得到,你才能改变自身的命运,做不到,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我们很多人,之所以习惯了学校不习惯社会,是因为习惯了打固定靶子。
学校是个固定靶子,俗称你做对一件事,就让你赢,就让你改变你在学生时代的命运,就直接让你当学霸。
但是走上社会,需要你连续做对一百件事,缺一件,都不让你改变自己的命运。
更重要的是,这一百件事中间的牵连关系,还得你自己主动去寻找,去摸索,所以说,社会是个浮动靶子。
你觉得成才只是因为不肯低头才碰壁么?
不,不是的,他这人不要太愿意低头。
他逢人都能递烟,自己抽一两块的春城,知道给班长好烟,给连长更好的烟,说明他很愿意低头。
so tama what?
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
为什么?因为他的思维方式没有提升,他思维的维度,太低了,依然处在固定靶子的阶段。
曾经有个段子,叫做霍金来了也要敬酒。
那我问你,霍金到底为什么要敬酒?
难道是我敬了酒就可以讨好你?我敬酒是为了拉选票,让你支持我么?是这样么?
如果你这么去理解,那你就和成才一个level。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包括很多看起来挺圆滑的人,其思维的维度,真就跟成才一样低。
他们始终处在固定靶子的阶段。
而我那天在第二个话题里,展现给你们看的,是一种活动靶子的思维方式。
对于思维处在活动靶子层面的人来说,敬酒,递烟,不会是为了得到什么直接的帮助。
没有人会因为你递烟就直接投你票,没有。他真要是这么廉价,那他也根本没资格投你什么票,are you ok?
想通了么?
如果你真的要敬酒,递烟,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你想要从他身上旁敲侧击,打探点什么信息。
无所谓真假的。
没有人会廉价到你递烟,他就掏心窝,或者把什么重要情报告诉你,你也不该指望这些。
你能指望的甚至都不是对方不撒谎,而仅仅是对方肯为你驻足片刻,为你耽误两分钟,和你聊一会儿。
他聊的是真是假不重要,你一根烟,一杯酒,能换人家打开话匣子,已经超值了。
这才是国人递烟,敬酒文化的真正用意。
你去找一百个商人来问上面这个问题,凡是能够通过经商赚到一个小目标以上的,他们给你的答案,和上面这番话,几无差别。
所以我负责任的告诉你,这就是唯一的作用,甚至都没有第二种原因。
至于你最后怎么把你打探到的360度无死角,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拼凑出原型。
那是你自己该做的。
你去看各个大集团的销售部门,都有这样一批人,天天做这个。把下面的销售们请客吃饭得到的信息全都汇总到集团总部。
有一个像琅琊阁一样的团队,天天拼图,试图还原市场真相。
当一个商人还小的时候,还不是大集团的时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你自己就是一个完整的机构。
俗称打探消息的是你,拼凑全貌的也是你,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你站在信息高地上。
只有你站在这上面,你才会越来越有钱,越来越成功,反之,你的财富必然缩水。
所以你现在明白,为啥有些公司做不成?
因为他们老板太二了,他们天天忙于请客吃饭,回头一个客户都拿不下来,为啥?
这不跟成才一个道理么?成才天天递烟,不也一个支持者都没拿下来么?
说穿了,他们是固定靶子思维。
他们以为请客吃饭就能搞定生意,这也太天真太可爱了。
所以请客吃饭也好,敬酒递烟也罢,它只能让你拿到消息,而且不确保是真消息,不确保是有用的消息。
怎么拼凑出有效信息,并根据有效信息制定策略,这后面的落实情况下,才是你到底能否逐步走向发达的关键所在。
很遗憾,别说普通人,很多商人都没这个意识,他们完全是准备把父母的房子卖掉,把钱烧光就拉倒的水平。
也挺好,苦了他一家,至少提供了就业。
这八年以来,有很多读者,尤其是老读者,慢慢的从我举的具体的例子跳了出来,开始思考其底层逻辑。
我以前讲过自己很年轻的时候,还在读研的时候,是怎么利用教授与研办老师,达成自己的目的。
当年的那批读者感慨的都是具体的方法,因为他们有些人工作多年了,也经常被不同的单位,不同的部门之间踢皮球。
他们觉得是我思维巧妙,所以轻易如何,想要的还是怎么抄作业。
但是多年后,已经有读者回忆往事时感慨,他说,真正值得叹息的地方,是你当时还那么小,甚至都没有社会经验。
你是因为看透了人,所以可以轻易地去操控那些比你大,比你地位高的人。
你说对了,你这么想,你才第一次开始思维升级。
我靠的不是方法,方法多得是,遇到不同的事,我一秒钟就可以随手创造方法。
下次遇到别的事,我还可以创造别的方法。
真正有用的是什么?是你要看明白别人的决策逻辑。
一个人,你要驱使他,要么给足够大的胡萝卜,要么给足够大的大棒。
当你功成名就,身居高位时,你可以那么做,就像爽剧一样,直接来硬的就行了。
当你刚刚起步的时候,甚至还是个学生的时候,你什么都没有,既没有萝卜,也没有大棒。
那你就只能学会把人给彻底看透了。
看透了你就会发现,单位里工作的人,比如高校里的人,他只是想免责嘛,那你只要设计一个免责环节,自然就把踢皮球的节,轻易给解开了。
重点来了,你怎么知道他想要的是免责?
怎么知道,才是关键。因为换个场景,不同的人想要的可能就是别的了。
这就是我那天说的,成才的问题不是不该递烟,而是他都不知道为啥要递烟。
你递那么多根烟,你连高城是你们军一把手的儿子你都不知道,你递了个寂寞?
连许三多都知道了,大家却刻意瞒着你,为啥?不想想么?
这些天有读者留言问我,有说某地水污染了,有说某交易平台服务器挂了,还有说,某公司的法人信息被黑客用人脸识别给盗了。
你知道我什么想法?
我一瞬间就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
你比如2014年的时候,我和我们新来的董事长,他在集团总部是CTO,被真正的老板指派来兼任。
我们俩聊天,聊他以前带过的三个团队之一,其中有一个就是做人脸识别的。
他跟我说技术上有问题,怎么做都做不到100%,然后突破起来特别难,遇到了很多准入市场问题。
五年后,我跟读者们聊过昔日的这个话题,当时很多读者还反驳说,咋可能…….
直到今年,好几家公司的法人信息被人脸识别攻破,被修改,又有读者来问了。我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起往事,甚至能想起当年聊的算法上的细节问题。
按说2014年的时候,我已经是副总了,新来的董事长更是比我还大几岁,我们可以不聊这些的,技术交给研发团队去搞就是了。
可我们很清楚,零几年的时候,他只是个底层小研发,我只是个实习生,我们正是因为都是心机BOY,都特别愿意打探各种消息面,细节点,才能一步一步通过欺上瞒下,爬上来。
我没有写错,欺上瞒下。
我笃定你知道的不如我详细,那还不是由着我手拿把掐?
无论是职场,是市场,是商业,是投资,本质都是这点事儿,欺上瞒下,手拿把掐。
所以这个世界,有一个千古不变的地方。
那就是当你站在信息高地上的时候,除非你故意的,除非你自愿的,否则你想输,都难得很。
那么输的对面不就是赢嘛,这个世界说穿了无外乎快鱼吃慢鱼。
你怎么才能快?你知道你就最快嘛,他不知道,那他注定是盘中餐呀。
关注公众号,西风的罗盘,方能阅读正文《在时代的转折点,我们来试着改变一部分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