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抖音直播,一句“得干点正事,永远不要招惹比你闲的人”,引爆弹幕。这看似不经意的调侃,犹如投入职场湖面的石子,激荡起无数奋斗者的共鸣。
在信息爆炸、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此言之所以引发燎原之势,正因其精准刺中了当代职场人的痛点。无论是埋头苦干的“实干者”,还是疲于应对“闲人”干扰的“受害者”,都能在这句话中照见自己的影子。这看似随口的经验之谈,既是郭德纲多年江湖智慧的结晶,更是对当下社会生态的锋利解剖。然而比避开闲人更重要的,是主动靠近贤能——避闲只是防御姿态,亲贤才是破局的进取之道。
职场生态林林总总,“闲人”自成一道怪诞图景。
其一为“职场植物人”。他们如精致绿植,每日准时“光合作用”,却永不结果。深谙“不迟到、不早退、不干活”的“三不”生存法则,将“中庸之道”异化为职场隐身术。开会稳居后排,讨论必言“没意见”,任务分配永远“我都行”。其最大本事,是看似忙碌却深潜于“摸鱼”之海。
其二为“柠檬精本精”。“我不干,你也不能干”是其扭曲信条。当你雄心勃勃提出新方案,他们冷言“这早试过,行不通”;你为项目焚膏继晷,他们怪声怪气“哟,这么拼给领导看?”自己能力平平,却视他人进取为眼中钉。如同职场毒瘤,不生长,亦阻他人成长;不创造,更嫉他人价值。
更有甚者,是“麻烦制造机”。比“占位无为”更恶劣的,是“占位胡为”。要其写报告,必错漏百出;托付项目,定混乱不堪。待你焦头烂额收拾残局,其心安理得,甚或反咬你“多管闲事”。
最令人窒息者,当属“找茬专业户”。自己无所事事,却如手持放大镜紧盯实干者。某领导批评下属:“别以为你没毛病,有人反映你上班打哈欠!”此等“鸡蛋里挑骨头”的绝技,令人叹为观止。专注工作被批“不合群”,偶尔饮水被指“摸鱼”,接听私人电话即成“公私不分”——他们精于将琐碎无限放大,让实干者精力尽耗于无谓辩白。
“闲人”文化蔓延,自有其扎根的社会土壤。
某些单位的“大锅饭”机制首当其冲。干多干少无别,干好干坏无异,“劣币驱逐良币”成必然。当努力无报,偷懒无惩,谁愿负重前行?
办公室政治的浊流亦推波助澜。当“搞关系”重于“干实事”,“拍马屁”优于“真能力”,精力自然从工作本身流向人际周旋。
管理者“老好人”心态更是纵容之源。惧于得罪,不敢对“闲人”说不,对恶行睁眼闭眼。此等“和稀泥”式管理,寒了实干者的心,更壮了“闲人”的胆。
现代社会的“内卷”焦虑同样难辞其咎:当部分人视阶层突破为天堑,“躺平”便成无奈选择。不再渴求进步,不再向往成功,只浑噩度日,终成职场“闲人”。
其实细品郭德纲这句话,不仅观照现实,更与历史深处惊人共振。明万历帝三十年不朝,纵容宦官,朝政荒弛,终致帝国崩塌——此乃“闲人误国”的惨痛标本。与之辉映,清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以热血捍卫疆土——恰是“实干兴邦”的壮丽丰碑。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早已警醒:“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此金石之言,穿越时空,依然被视为箴规。
面对形形色色的“闲人”,实干者如何自处?如何护持本心不被干扰?关键在策略与智慧。
首要者,如郭德纲所示,“得干点正事。”务必心无旁骛,聚焦自身目标与价值创造。谨记:与“闲人”论短长,你已不战自败——他们时间用来消耗你,你的时间当用于生长。
其次,需筑清晰边界,习得体拒绝。对“闲人”的无理索求,须礼貌而坚决地说“不”。莫让无谓“不好意思”助长其气焰。你的善意如珍贵水源,应浇灌值得的苗圃,而非任“闲人”肆意挥霍。
再次,让成果成为最响亮的语言。面对无端指责,最佳反击是实绩的光芒。当你的努力开花结果,业绩熠熠生辉,闲言碎语便如朝雾遇阳,自然消散。实力,终究是这个时代最雄辩的宣言。
最后,主动结贤聚能,营造实干者生态。孤军奋战力薄,众行者致远。积极联结志同道合的实干者,构建彼此滋养、共抗浊流的正向社群。在此土壤中,实干精神蓬勃生长,“闲人”文化自然凋零。与贤者并肩,不仅可抵御闲人干扰,更能汲取力量,在荆棘丛生的职场走出更宽的路。
郭德纲的“要干点正事,永远不要招惹比你闲的人”,是幽默的调侃,更是对职场生态的犀利洞察。在“避闲”这一生存智慧之上,“亲贤”才是真正的升华与超越。时间精力贵如金,当倾注于创造价值之地。与“闲人”纠缠,无异于空耗生命;与贤者同行,方能在时代激流中勇立潮头。
左宗棠有言:“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愿以此自勉,既心怀天下志,又做足脚下功。避闲人之干扰,亲贤者之光芒,在实干与结贤中,让人生价值如金,在岁月长河中沉淀永恒光芒——因唯此,方不负这仅有一次的热烈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