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凌晨,汪峰在微博发表长文,悼念因胃癌离世的贝斯手韦国勇(艺名伢子)。这位陪伴他走过25年音乐生涯的“舞台右膀”,在52岁的年纪突然离世,引发全网超过2亿次的话题讨论。
1999年的北京地下室,23岁的汪峰遇到了同样怀揣摇滚梦的韦国勇。他们挤在月租300元的合租房里,用泡面和啤酒浇灌创作灵感。韦国勇的贝斯声像胶水般黏合着乐队的灵魂,从《晚安北京》的低迷到《飞得更高》的激昂,他始终站在舞台右侧,用沉默的专注编织着旋律网。这种默契在2010年鸟巢演唱会达到巅峰。当汪峰唱响《春天里》时,韦国勇突然脱离曲谱即兴弹奏,将全场气氛推向沸点。汪峰回忆道:“他总能在我需要时给出最完美的和声,这种信任是25年磨合出来的化学反应。”这种超越工作的情谊,让韦国勇成为唯一能在后台直呼他“老汪”的人。
谁也没想到,6月20日汪峰直播间里那个长发飘逸、笑容爽朗的贝斯手,竟已身患胃癌晚期。当时他还调侃自己“要和汪峰组个老年摇滚天团”,却在两个月后永远定格在52岁。知情人士透露,韦国勇早在2024年底就出现胃痛症状,但因巡演密集一直拖延就医。“他总说等忙完这阵子就去检查,没想到这一等就是永别。”这种“摇滚人不轻易示弱”的倔强,最终让早期胃癌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消息传开后,音乐圈掀起悼念潮。制作人张亚东发文称:“伢子的贝斯线是汪峰音乐的脊柱,他的离开让华语摇滚失去了一根重要支柱。”郑钧则在微博写下:“天堂的舞台上,愿你继续用琴弦弹奏自由。”韦国勇创立的大伢乐队成员自发录制纪念视频,用《一切才刚刚开始》的旋律送别老队长。在粉丝聚集的豆瓣小组,一条“那些年被伢子贝斯声治愈的瞬间”帖子获得超5000条回复。有网友翻出2005年工体演唱会视频:“当《北京北京》的贝斯前奏响起,镜头扫过伢子,他低头拨弦的样子,像极了守护音乐圣殿的骑士。”
这场悲剧撕开了音乐行业的健康伤疤。据统计,超过60%的音乐人存在作息紊乱、饮食不规律问题,而胃癌已成为40-60岁男性高发癌症。北京肿瘤医院专家提醒,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胃镜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更需及时治疗。汪峰在文中特别提到,韦国勇生前最爱的酒吧“贝斯手的天堂”将改为公益健康中心,“希望用这种方式,让他的精神继续守护更多音乐人。”这一决定获得网友点赞:“这才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
韦国勇的贝斯声早已融入华语摇滚的血脉。从《再见二十世纪》的躁动到《河流》的深沉,他的演奏风格兼具力量与诗意。在汪峰2023年专辑《也许我可以无视死亡》中,韦国勇创作的贝斯桥段被乐评人称为“用低音诉说生命哲学”。这种艺术影响力,让他即便离开舞台,依然在听众心中弹奏着永恒的旋律。正如网友“贝斯之魂”的评论:“每次听到《光明》的前奏,眼前就会浮现伢子在舞台右侧的剪影。他虽然走了,但那些音符永远活着。”这种跨越生死的共鸣,或许就是音乐人最崇高的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