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以8结尾比9更狡猾”的本质是商家对消费心理学与文化符号的进阶运用,其隐蔽性远超传统9结尾策略。
8结尾定价的“狡猾三重奏”
认知偏差:左位效应+模糊感知
大脑优先关注价格首位数字,自动弱化尾数。例如:
480元→被归类为“400多档”,但两件实际960元,心理锚点仍停在“800多;
18.8元奶茶→对比20元时,“1X元”的认知让人低估实际成本。
与9结尾对比:9.9元、199元是明确的促销信号,易触发警惕;但8结尾伪装成“合理定价”,降低防备。
“8”在中文语境中象征“发财”,商家借此制造“好运溢价”:
金饰定价3888元比3999元更易被接受,消费者忽略111元差价,仅因“数字顺耳;
高价商品采用xx88元(如289800元),既规避“廉价感”,又暗示“高档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