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星 / 什么是暴发性心肌炎 哪些人更容易患上暴发性心肌炎?

什么是暴发性心肌炎 哪些人更容易患上暴发性心肌炎?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极其凶险的心血管急症,属于重症心肌炎的严重类型,主要由病毒感染引发,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若救治不及时,死亡率极高。

一、核心特征:急、重、险

起病急骤:通常在感染后数天至1-2周内突然发病,短时间(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严重的心脏功能衰竭或休克。

病情危重:心肌在短时间内发生广泛炎症坏死,导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急剧下降,无法维持全身血液循环,可迅速进展为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

死亡率高:未经及时治疗的患者死亡率可达50%以上,即使积极救治,重症患者死亡率仍较高,是青少年和青壮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常见病因:病毒感染是主因

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病毒直接侵袭心肌细胞,或通过引发人体免疫反应(如“细胞因子风暴”)间接损伤心肌,导致心肌大面积炎症、水肿甚至坏死。

其他诱因:少数情况下,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或药物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诱发,但病毒感染占绝大多数。

三、典型症状:早期易与“感冒”混淆

暴发性心肌炎早期症状常与普通感冒、流感相似,容易被忽视,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前驱感染期:发病前1-2周,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肌肉酸痛、腹泻等“感冒样”或“胃肠炎样”症状,持续数天。

急性发病期:感染后突然出现心脏相关症状,如:

胸闷、胸痛、心悸(心跳快或不规则);

呼吸困难、气短(即使安静时也觉得喘不上气);

极度乏力、头晕、意识模糊(因心脏泵血不足,大脑和全身器官缺血缺氧);

严重时出现四肢湿冷、血压下降(休克表现)。

危重期:若未及时干预,迅速进展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昏迷,甚至心脏骤停。

四、为何凶险?心脏“罢工”的连锁反应

暴发性心肌炎的致命性在于心肌“瘫痪”:

心肌广泛受损后,心脏无法有效收缩,全身血液灌注急剧减少,大脑、肾脏、肝脏等重要器官因缺血缺氧衰竭;

同时,心肌电活动紊乱,易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导致心跳骤停;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心包积液、心包填塞,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五、救治关键:“黄金时间”内的综合干预

暴发性心肌炎的救治强调“早识别、早干预”,核心原则是维持心脏功能、阻断炎症进展、支持器官功能:

快速诊断: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显著升高)、心脏超声(显示心肌收缩力下降)、病毒检测等快速确诊。

生命支持:

重症患者需立即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氧气供应;

采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人工心肺机”)暂时替代心脏和肺部功能,为心肌修复争取时间;

必要时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心脏泵血。

病因与抗炎治疗:抗病毒药物(针对病毒感染)、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抑制过度免疫反应,减轻心肌炎症)。

对症处理: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等。

哪些人更容易患上暴发性心肌炎?

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病虽无绝对特定人群,但以下几类人群因自身免疫状态、基础健康状况或暴露风险等因素,相对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并引发严重心肌炎症。

1.青少年和青壮年(20~40岁)

原因:该人群免疫系统反应活跃,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入侵时,身体可能启动过度强烈的免疫应答(“细胞因子风暴”),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也会大量损伤自身心肌细胞,导致心肌急性坏死。

特点:此阶段人群常因工作、学习压力大、熬夜等导致免疫力波动,且对早期“感冒样”症状重视不足,易延误就医。

2.免疫力低下或缺陷人群

包括:长期熬夜、过度疲劳者;营养不良、节食减肥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如器官移植术后)或接受放化疗的肿瘤患者;艾滋病患者等。

原因:免疫力低下时,病毒更易突破防线大量复制,直接侵袭心肌;同时,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无法有效调控炎症反应,导致心肌损伤加重。

3.近期有病毒感染者

尤其是:感染流感病毒、新冠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EB病毒等人群。

原因:这些病毒是暴发性心肌炎的主要诱因,病毒可通过血液直接侵犯心肌,或引发免疫交叉反应攻击心肌细胞。研究显示,约80%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发病前1~2周有明确病毒感染史(如感冒、流感、胃肠炎)。

4.有基础心脏疾病者

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等患者。

原因:基础心脏功能较弱,心肌本身存在结构或功能异常,一旦受到病毒侵袭,更难耐受炎症损伤,易快速进展为心力衰竭或休克。

5.过度运动或应激人群

包括:短期内高强度运动(如马拉松、极限运动)者;遭遇重大精神创伤、情绪剧烈波动者。

原因:过度运动或应激会导致身体处于高代谢、高耗氧状态,心肌负担加重,同时可能抑制免疫平衡,增加病毒感染后诱发心肌炎的风险。有案例显示,部分年轻人在剧烈运动后出现病毒感染,进而发展为暴发性心肌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nbdtoutiao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n/ent/159053.html

nbdtoutiao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