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8月7日将迎来立秋节气,标志着夏季与秋季的转折点,也是我国古代“四立”节气之一。立秋不仅是一个节气,还具有传统节日的属性,民间有许多习俗迎接秋日的到来。
立秋前一天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被称为“绝日”,意味着季节更替,大自然处于变换之中。古人认为这样的日子不太吉利,需要小心谨慎度过。闰六月十三便是其中之一,人们在这一天有一些讲究,以图个吉利,为立秋讨个好彩头。
在“绝日”这一天,人们通常不洗衣服。因为此时正值三伏天,天气闷热多雨,洗了衣服很难晾干,容易发霉变味。因此,建议等到晴好的天气再洗。
此外,人们在“绝日”也不做大事。大事如结婚、搬家、开业等对生活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人们通常会选择良辰吉日进行,希望带来好的开始。而“绝日”象征着断绝,显然不是一个好日子,气候多变也会影响大事的顺利进行。
立秋之际,人们还有吃茄子、丝瓜和芋头的习俗。茄子在这个时候最为美味,有助于清热解暑,润燥去火。制作方法是将圆茄子洗净削皮,切成薄片,撒上糖和盐拌匀,裹上面粉后炸熟,再加入西红柿和蒜蓉炒制。
丝瓜适合夏季和秋季食用,可以炒菜或煮汤,清爽开胃,有助于去火去燥,生津润肺。制作时先将丝瓜刮干净切块,鸡蛋打散后炒成块状,再加入蒜蓉和丝瓜炒熟,调入盐和生抽即可。
芋头则有助于补脾养胃,促进消化。制作时将芋头切成滚刀块,鸡腿切小洗净,先炒鸡肉至焦香,加入调料炖半小时,再放入芋头炖二十分钟即可。
这些习俗和食谱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